作为一名作家,从人生第一部小说作品开始,接连遭遇数次失败,可想而知将会面临怎样巨大的压力。


再加上他常年流连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天天被债主追着不放。

后来,甚至于到了再不还钱就要被黑帮分子弄死的地步,此时的马里奥普佐已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最终,这部由他拼尽全力铸就的《教父》,不仅帮助他走出困境,甚至于还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曲折的创作之路

出生于纽约曼哈顿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的马里奥普佐自幼家庭贫困,然而书籍却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热爱阅读、善于观察生活为普佐多年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然而少年时候的才华横溢并未使得他迅速在文坛脱颖而出,相反却让他走了不少弯路。

由于二战以后巨大的社会变化,传统小说创作已然变得越来越吃力不讨好,晦涩细腻的文字格调越来越难以受到读者们的青睐。

普佐于1955年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这次失败显然使得他深受打击,就此中断了文学创作之路。

多年以后,当他再度鼓起勇气,坚持自己独立的创作思想,呕心沥血耗费大量心力创作出《幸运的朝圣者》,终于成功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纽约时报》甚至称其为“小经典作品”。

不过,对于一部小说最尴尬的事情出现了,《幸运的朝圣者》虽然评价良好,但却并不畅销。


中国有句俗话“事不过三”,一般人接连在同一件事情上连摔了两个跟头,基本上就得好好反思,另谋出路了。

然而,偏偏马里奥普佐此时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由于长期流连于赌场,再加之要养育五个儿女,他债台高筑。

本来想着能够通过第二部小说的成功改变艰难的生活现状,结果却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遇。如果说他孑然一人,那他大可一走了之,但一家老小的生计却明明白白摆在眼前。

痛定思痛之下,他决意再创作一部小说,

没钱死翘翘

1968年的3月,一个中年男子在派拉蒙总监罗伯特·埃文斯的办公室外来回踱步、忐忑不安。

终于,他得到了对方的接见,他拿出一份小说的大纲和上百页的手稿。


所幸,这一次他成功了。

谁也没有料到,这哥们写的这本小说会如此受欢迎,以至于1969年3月首次出版的时候刚一上架就被一抢而光。


在后来的采访中,马里奥普佐曾经表示

他撰写《教父》的时候从来没有料想到,有一天这本自己用来赚钱的通俗小说,会成为了堪比《圣经》的畅销书。

今天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如今小说和电影中那些堪称经典的电影片段和人物形象会是一蹴而就的。

从文字到画面

小说的巨大成功使得派拉蒙迅速开始了将之改编为电影的计划,但与小说创作一蹴而就截然相反的是,电影的改编并不顺利。

派拉蒙为了这部电影接连找到了多位好莱坞名导,然而都因为这部电影所涉及的黑社会内容而果断拒绝。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科波拉最开始是拒绝执导此片的,因为在此之前臭名昭著的美国黑社会已然在普通民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科波拉唯恐此片会给他带来支持黑社会和崇尚暴力私刑的恶名。

不过,所幸科波拉后来发现这部电影的故事可以用来揭露黑暗社会现实,极具讽刺意味,最终还是接下了这部片子。

当然,这是往好听了说,真实情况是科波拉是被迫接下这部电影的。


科波拉对电影效果的执著追求使得他在与制片方在电影创作上多次爆发激烈的冲突,而这种矛盾甚至一度使得制片方考虑为电影换一个导演。

今天全球数以千万的“教父”粉丝得庆幸派拉蒙最终没有中途为电影更换导演,这才有了今天这部享誉世界的电影经典。同时,也为后来的两部电影续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由此片,曾经凭借

《教父》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同时还在当年度的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先后斩获十一项提名,并最终成功拿下最佳影片与最佳改编剧本两个奖项。


一部《教父》不仅使马里奥普佐峰回路转般赢来了后半生的衣食无忧,同时也成就了科波拉的好莱坞之梦,

极具隐喻色彩的故事

科波拉在拍摄本片的时候,最初设想的是以明快基调的婚礼场面作为开场,然而,一个朋友在看到剧本初稿后,觉着本片应该更加现实阴暗,就鼓励科波拉用一种更加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作为电影的开头。

科波拉细思之下,也对朋友的建议深以为然。


亚美利哥这句

可是结果却是凶手逍遥法外,受害者依旧得不到正义的结局。


像亚美利哥这样没有政治关系的移民家庭依旧要借助看似黑暗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公平正义。

电影在开场就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鞭挞与讽刺,也使《教父》从一开始就拥有其他早期黑帮类型电影所不具备的思想深度。


《教父》整部电影值得回味与细品的情节颇多,其中有几处情节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旧十分的高明,值得深思。

电影中,当迈克尔从西西里回来之后,与女友凯有这样一段对话。


参议员和总统真的不杀人吗?

七十年代的美国不仅和苏联闹着冷战,而且还身陷越战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面对数十万人的死伤,美国国内的政客们却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挺身而出,尽快结束这些无味的斗争。


无论是由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老教父,还是阿尔·帕西诺饰演的二代教父,都在电影中褪去了警匪片中反派所固有的形象特征,更像是在残酷现实面前表现的无比决绝的英雄和勇士,既然制度和规则不公平,那么他们就创造属于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本该坏人派的角色变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变成了象征着正义的一方。

这种荒唐可笑的强烈反差从侧面让观众看到时代的黑暗,也不由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