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功高震主,功高欺主的事件历来层出不穷,文臣武将不得善终的也如过江之鲫。典型的事例之一的韩信,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魏国,降服燕国,攻下齐国,协助刘邦打下汉家片江山。留下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成语,可谓中国战争史上最善领兵的将领之一,可他的政治敏感度不高,终没逃出鸟尽弓藏的下场,被诛九族,令人唏嘘不已。
史上还有一位功高震主,因此被灭门,无奈起兵造反,最终成为千古一帝的功臣。他就是后汉名将,后周开国皇帝,郭威。
生于乱世,长于行伍。有勇有谋,善抚将士,是五代时期军人专权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中原地区自唐中后期以来混乱的见见面渐渐得到缓解,也开始转向统一,逐步走上安定发展的道路。
郭威年幼时父母双亡,被姨母韩氏抚养长大。 少年被泽潞节度使李继韬看中收做“牙兵”(即,藩帅亲兵)郭威好斗好酒也爱打抱不平,曾经因打抱不平杀死了一个因欺压同行横行市场的屠户被抓进监牢。后世一个叫施耐庵的人在他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中借鉴了郭威的这件事。五代十国时期战乱纷纷,郭威历经李继宗、李存勖、刘知远等军,郭威因协助后汉皇帝刘知远有大功升职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跃升至统帅大军的将相之列。如果刘知远不那么早的病逝,或许会成就一段明君良将的佳话。
刘知远病逝后,其子刘承祐继位,但刘承祐并不相信郭威。又恰逢当时地方节度使造反,刘承祐数次派人领兵讨伐,但都无法平叛。不得已派郭威出征,一举击败叛军。随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自此河北诸君皆听郭威的节制。
刘承祐继位不久就与亲信李业密谋杀害他们疑心的王峻、郭威、王殷等人。但事情败露被郭威等人先得到消息 ,做伪诏激起诸将群愤,推举郭威起兵“清君侧”。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都城。刘承祐黔驴技穷,就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家属和家族成员包括婴儿全都推上刑场处以极刑,史书记载:“婴孺无免者”。
郭威在七里坡大败刘承祐的后汉军,带兵入京,假意拥立刘崇之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但此时契丹正好南下,郭威北上抵抗时,士兵发动兵变,郭威黄袍加身返回汴梁,逼迫太后授权“监国”。后来郭威称帝,该国号为大周,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后周。刘赟后被郭威受授意,幽禁毒杀于宋州,葬处不明。
郭威登基后,废旧政,施仁政,于民休养生息。努力革除唐末积习,累朝弊政,免除苛敛,废止后晋后汉了一些及残忍的刑法。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此举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任用有才德的文臣,一系列举措使后周在很短时间内县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
郭威在位时并没有册立皇后,柴皇后。柴皇后生卒不详,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世家大族,曾被选为后唐庄总李存勖的妃嫔,后唐明宗将李存勖的后妃全部遣散,柴氏在归家途中遇到郭威,下嫁郭威。在郭威登基前就去世了。郭威登记后没有册封一嫔一妃,也没有册立过皇后。只追封柴氏为“圣穆皇后”。病重时传位给柴皇后的世侄柴荣。此举不仅因为他是柴皇后的养子,也是郭威通过观察也发现柴荣确实具有治国安邦的才能。而柴荣也没有辜负郭威的期望,周世宗柴荣也享有“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美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