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装备的95式轻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轻型坦克,几乎成为了日本扩张的主要坦克型号。它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亚太,可以说在亚洲它简直就是个横行的螃蟹,但是这个螃蟹在太平洋战争中面对美国的坦克就立马歇了菜,被打成了一坨废铁。

一、新式装甲骑兵—95式轻战车

日本的侵略战争进行到了30年代,日本陆军突然发现自己现有的89式中战车有点鸡肋了,它看似可靠但是装甲并不能满足掩护步兵作战的需求,要说装备给机械化部队和骑兵部队吧,这玩意还是个小短腿,别人都跑出老远,它还在后面像只乌龟一样磨蹭,于是日本陆军决定搞一种新式坦克。


不过最初陆军军械技术局给日本陆军泼了一盆冷水,他们建议陆军使用铁路来运输坦克,然后等坦克抵达目的后再行发动进攻,而不是让坦克自己长途机动,毕竟这是当时各国主流的坦克运输和作战思路。


但是面对陆军一再施加压力,军械局的工程人员们也不敢再跟这些昭和马鹿顶着来了,毕竟陆军马鹿的忍耐是有极限的,万一他们突然发动日本陆军的传统艺能“天诛国贼”,那军械局的各位保准有一个算一个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日本陆军军械技术局在1933年下发了新型坦克的技术指标,该指标要求新式坦克的时速不得低于40公里/小时,重量介于6到7.5吨之间,装备新锐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这款新式坦克还要能够满足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或者闷热的东南亚作战的需求。


最初日本陆军在新式坦克的吨位上还进行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步兵军官们担心坦克的装甲不能满足作战需求,毕竟只有6吨到7吨的重量,恐怕连它自己的37毫米炮都扛不住,更别提现在世界各国都开始搞45毫米到57毫米反坦克炮了。

但是骑兵军官们认为坦克是进攻型武器,进攻就要打出疾如风,侵攻如火的气势来,坦克装甲太重了会跟不上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速度,况且亚洲各国的反坦克能力有限,坦克只要能够掩护步兵们不受敌人重机枪的伤害就可以了。


最终骑兵马鹿们说服了步兵马鹿们,步兵马鹿只能安慰自己:“95式轻战车的综合指标总好过目前陆军装备的主流轻型坦克和老旧中型坦克,更比隔壁正在开发的94式轻战车靠谱的多。”

二、95式轻型战车和衍生型号

坦克的第一辆样车在1934年6月交付给陆军马鹿们测试,新式坦克的车身长达4.38米,宽2.06米,高2.13米,装备有一门37毫米坦克炮和两挺6.5毫米机枪。坦克的发动机为三菱公司的A6120VD6柴油发动机,这款“强劲”的发动机能让坦克以45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同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汽油产能紧缺带来的尴尬局。


坦克的主炮拥有580米到600米左右的初速,据称可以在500米外击穿45毫米厚的靶钢,但另有一说它在500米外只能击穿25毫米的靶钢。同时坦克炮的仰俯角分别为20度和-15度,使得坦克拥有非常可观的射界。坦克的机枪采用了日本坦克传统设计布局,即分别在坦克的车身和炮塔的后方安置一挺机枪,这样就能让坦克炮塔旋转时保证坦克可以向三个不同角度实施射击,让自己处于近乎无死角的状态。


要说新式坦克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非常简单的悬挂了,这款样车采用的平衡弹簧悬挂设计为坦克在行驶中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还使得战地维修的难度大幅度下降,它可以再崎岖颠簸的路面上相对平稳的形势,让车组成员不再像驾驶其他坦克那样一场颠簸下来碰的鼻青脸肿。


虽然样车看起来似乎令陆军的马鹿们很满意,不过骑兵马鹿认为样车重达7.5吨还是超出预期重量了,因此要求再削减0.1吨。结果第一辆样车只能打道回府,并在一年后才交付了第二辆样车,而此时94式豆战车都已经正式列装了。

根据日本的命名传统,这款坦克被命名为95式轻战车,最初由三菱重工负责生产,第一批生产的坦克全名为95式HaGo轻战车。


95式轻战车除了早期生产型外最主要的型号是北亚型和铁路巡逻型两种,前者主要是因为在亚洲作战时时常被高耸的谷物或者杂草缠住负重轮而诞生的一款改进型。后者则是日军被层出不穷的铁路袭击搞得焦头烂额而生产的特殊型号,它的底部拥有一组可伸缩的车轮能够让其在铁路上行驶。

除此之外它还有几种颇为奇特的衍生型号,例如日本海军的2式内火艇整体上就是在95式轻战车上进行魔改的组合大玩具,这种大玩具参与了太平洋战争中的许多登陆战役,从菲律宾到所罗门群岛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而95式KeNu也很有特色,它是典型的大头坦克,设计生产于1944年,其目的是加强95式轻战车的反坦克能力,因此将97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安装在了它的车身上,但是57毫米炮依然很难对付美国的谢馒头就是了。


最后一种颇有特色的型号式95式HoTo,这东西用日军的称呼应该叫做“炮战车”,设计思路就是半封闭的突击炮,它的战斗室后方和顶部是敞开的,装备了一门120毫米榴弹炮,日军原计划大量列装这种武器支援步兵战斗,不过这东西只完成了一辆原型车。

三、从横行亚洲到歇菜太平洋

在95式轻战车服役以后,日军认为它火力强劲速度快,装甲也比大多数同时期的轻型坦克要好,而且它主要的燃料是柴油,因此认为它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好的轻型坦克。它在日本三十年代中期的侵略战争中确实表现的如同日军期待的那样,它在日本对亚洲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可以说就是一只横行螃蟹。


1939年,95式轻战车参加了诺门坎战役,隶属于日军“虎之子”战车支队的35辆95式轻战车在39年6月22日对诺门坎地区的蒙军实施了坦克袭击战。日军的行动成功引来了大批苏军,而95式轻战车的主要对手是苏军的BT-5坦克和BT-7坦克。


不过总体来说双方的他坦克与装甲部队之间半斤对八两,苏军坦克时常在没有步兵的协同下独自出击,日军“虎之子”支队也时常将步兵甩的老远,自己跑去玩突击。在早期的战斗中双方都没有取得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而当“虎之子”支队撤出战斗时却出现了平均每车4杀的强悍记录,这不过是日军将步兵击毁的苏军坦克都算在了该支队头上的结果。


到了1941年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他们就是依靠95式轻战车和自行车完成了对英法军队的闪电战,打的英军和法军溃不成军,更在之后让麦大帅“向后前进”冲出了菲律宾。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95式轻战车的主要对手是美国的M3轻型坦克,虽然这两款坦克都装备了37毫米炮,但是M3斯图亚特的前装甲为28毫米,95式轻战车的前装甲仅有12毫米,基本上来说除非美军坦克兵训练疏忽或者作战中马虎大意,否则95式这种脆皮坦克必死无疑!


同时日军还发现他们的“横行螃蟹”在面对美军的“老干妈”M2重机枪时也显得有些脆弱,当美军的M3李和M4谢“馒头”中型坦克出现时,日军的95式轻战车干脆就歇菜了,美军中型坦克只需一炮就能将它们统统轰成一坨废铁。等到了冲绳战役时,驻守冲绳的日军战车部队平均每辆坦克要对抗60辆美军坦克,那些95式轻战车在战役中要么早早被美军的火箭炮送上了天,要么只能龟缩在坦克掩体里等待被美军坦克点名。


不过日军还是有两辆“成功登陆美国本土”的95式轻战车,在1942年的基斯卡岛战役中成功的在阿留申群岛站住了一脚,作为日军对外侵略的主力坦克,自然不能缺了95式轻战车的戏份。美军反攻基斯卡岛时成功的俘获了两辆完好无损的95式轻战车并将它送回美国本土进行研究,这也是美日太平洋战争中“唯一登陆了美国本土”的日军坦克。

结语

95式轻战车在二战中总共生产了大约2300辆,它是日军侵略战争中使用的主要轻型坦克。它不仅在太平洋被用于对抗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后来在北方群岛战役中还被用来对付苏军的T-34坦克,然而它们无一例外被打成了一坨废铁。

参考文献:

《日本95式haGo轻型坦克》

《二战中的日本坦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