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滞留在英国的1.5万小留学生包机回国事件一直在网上“发酵”,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我国小留学生赴英人数居然有那么多。

其实无论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高考闯关,家长们都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经典故事无不都是有关教育话题。面对教育问题的讨论,近几年的影视创作不乏出现了很多代表作品。

从赵薇、佟大为的《虎妈猫爸》到《小别离》、《少年派》再到去年热议的《小别离》,每一部都在诠释我们走过的家庭生活,也向大众传导积极宽容的教育观。剧中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能让我们找到共鸣。

《虎妈猫爸》是赵薇时隔7年重回电视圈的作品,当了妈妈的小燕子感同身受,变身超能虎妈,为了让萌娃顺利“幼升小”对其展开魔鬼训练,佟大为变身暖男猫爸,与赵薇因育儿问题屡屡掀起家庭大战。而《虎妈猫爸》中体现的教育问题也引起诸多社会热议。

每个家庭都在孩子承受力走近临界点时幡然醒悟,然后走向灵活轻松的教育方式。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内核却基本统一:通过不断变化走向和解。

电视剧中引发观众共鸣的话题,最多的便是“同一个妈妈”、“同一个爸爸”、“同一个学生时代”、“同一个高考”甚至“同一个老师”,每一个话题几乎都是以曾经的“孩子视角”为主线。

很显然,经过同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或者已经为人父母,在他们视角中回顾曾经的故事,有对孩子压力的控诉,也有对父母的理解。

《少年派》既反映教育问题,同时也以教育为一面多棱镜,反映其他受关注的社会议题,比如教育观念的差异、代际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年夫妻的多年之痒。可以说“虎妈猫爸”式教育,几乎已形成了“代代相传”之态。

《小别离》通过主人公中考问题,引发出青春期,身体健康,父母抉择等等一系列的剧情,全剧围绕青少年出国留学,以离别的方式展示对孩子的爱,实际向观众传达出爱孩子并不是一定要在一起,为了孩子前途健康,学会适时的放手,或许是对孩子更好的爱。

《小欢喜》则聚焦全民关注重点——高考

三个家庭折射出中国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所做的改变,也反映了高考对于大多数人的重要性。在高考面前,每对父母,每个备考的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普通人。父母和孩子如何跨越这一关,是一大课题。

三家人卡在高考节点时,父母和子女从矛盾重重到逐渐和解的过程。揭示了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问题——高考,成了全民的高考。父母也成了备考人员,被考核被比较,没有绝对答案。

一部影视作品,难以改变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的观念,虽然电视剧中有父母与孩子,但真正的受众群体不乏剧中的的青少年。

教育类的电视作品数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日趋平和接地气,带着新时代父母,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转化便是影视剧存在的意义。我们除了揭示现实的不足,也需要给当代青少年一份成长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