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怀胎固然艰辛,但第一年的抚养更为重要,希望所有做父母的都能明白,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力、控制力,并不在于你能挣多少钱,也不在于你有多少知识有多成功,而在于你在他生命之初给了他多少照顾、你在他的依恋形成期给了他多少陪伴。常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好好说不听,责骂更会逆反,和自己不亲......每每听到这样的吐槽,我都会问他们孩子出生第一年是谁带的。

常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好好说不听,责骂更会逆反,和自己不亲......每每听到这样的吐槽,我都会问他们孩子出生第一年是谁带的?毫无例外,这类孩子都是一出生就由老人带,到该上学了才接回来自己身边。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早就说过:“怀胎十月,不如第一年的抚养”。


孩子所有的感知和情感建立都是在出生以后才慢慢形成的。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宝爸自己抚养。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暂时不要生孩子。即使实在没有办法要把孩子交给别人帮忙抚养,也一定要等到一岁半之后。在一岁半之前,一定要自己带!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否则你就丧失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控制力。也就是说,假如孩子是奶奶带到上学接回来的,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心里难过,他一定最想见的人就是奶奶,而如果他的父母和奶奶发生了矛盾,那他讨厌憎恨的人就是他的父母,他会打心眼里地向着奶奶。也就是说,你怀孕那十个月的辛苦,都不如最初那一年的抚养。


有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借助小黑猩猩做过一个实验。将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进一个大房间,里面有两个不同的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的,另一个伪装的形似一只母猩猩,另外在地上放了一些吃的以及玩具,观察发现小猩猩一进入这个陌生的环境,先是焦虑的尖叫,随后就爬上了那个形似母猩猩的架子,紧紧地抱着。只有饿了的时候,才会下来吃点东西,吃完又迅速爬上去抱住“她”。这个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更需要的却是对母亲的依恋。


有小孩的人的都知道,1岁以下的小孩烦躁的时候,只要熟悉的人出现进行拥抱、安慰,就可以快速安静下来。而如果这种依恋、安全感在生命早期无法得到满足,孩子就很容易因不满足而变得烦躁、敏感等。所以,李玫瑾教授建议,应该保证有1~2个固定抚养人来照看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更不该总是换人照看。


十月怀胎固然艰辛,但第一年的抚养更为重要,希望所有做父母的都能明白,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力、控制力,并不在于你能挣多少钱,也不在于你有多少知识有多成功,而在于你在他生命之初给了他多少照顾、你在他的依恋形成期给了他多少陪伴!所以多陪陪孩子,趁他还未长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想法。想了解更多孕产禁忌和育儿知识请关注桃妈育儿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