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众正在中国移动营业厅内办理业务。(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综合】中国工信部网站23日消息称,其于近日向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批签约的15家企业发放了经营许可证,批准其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至此,试点近5年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终于获得正式牌照。

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

北京《新京报》报道,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也叫虚拟运营商(简称“虚商”),是从拥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处购买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用户的电信服务。目前,市场上170、171号段的手机号码就是虚拟运营商提供的。

虚商的引入是为了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为通信市场注入活力。在随后的发展中,虚商确实起到了促进提速降费,推动电信行业的创新等作用。不过,虚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常有诈骗电话等。

正式牌照的发放,或将有助于推动这些行业乱象的解决。工信部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后,工信部将通过年报公示、信用约束等措施做好事中事后管理。

首批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15家企业包括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用户数接近7000万

23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静在“2018移动转售产业乐山研讨会”上指出,第一批企业获得正式许可,标志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转售用户数接近7000万,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在促进市场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差异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3年5月,工信部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领域,发布移动通信业务转售方案。截至目前,共有42家企业分5批获得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虚拟运营商试点到今年4月底宣布结束。

今年1月24日起,工信部研究起草的《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的通告(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示30天。其中,明确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依法依规申请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提出了企业申请、试点衔接、号码分配、批发价格等政策保障,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用户权益保护等监管要求。

今年5月1日起,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由试点转为正式商用。按照规定,拟申请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企业,首先要与三大运营商签订商业合同,然后再向工信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

据介绍,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虚拟运营商用户已突破6881万,2018年上半年净增836万户,在网用户月均净增139万户,与2017年基本持平,但较2015年和2016年有所下降。

其实,从2017年5月开始,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虚拟运营商市场。上述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前十家的移动转售企业都超过了两百万用户以上,其中最大达到了1200万用户,用户超过百万级的运营商企业有19家。中国的虚拟运营商企业通过四年的时间,实现了世界虚拟运营商界的突破。从全球来看,用户数超过百万级的虚拟运营商就算是非常大的企业了。

2016年5月,虚拟运营商北京华翔联信科技因业绩亏损被控股方挂牌出售,虚商的盈利情况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截至2018年6月,有16家虚商企业实现盈利,盈利面约为40%左右。“我国虚拟运营商的盈利状况是正常的,因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许立东介绍,海外的虚拟运营商大概要5到7年实现盈利,中国的虚商在4年左右就有近40%的企业实现了盈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许立东指出,今年1月到6月,虚拟运营商连续6个月行业收入呈现负增长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滑状态。在收入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6家上半年收入负增长。主要原因是虚拟运营商的服务价格刚性下降,但通话量持续下降,上半年同比下滑30%。

虚拟运营商的流量收入,也没法跟基础运营商相比,上半年虚商流量收入只增长了3.3%。虚拟运营商原来漫游非资费设计,随着政府取消了基础运营商的漫游费,导致虚拟运营商主打的这样一个点的作用也在削弱。

尽管如此,虚商的引入对行业乃至对其他领域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参加试点的42家民营企业在29个省份近200个本地网范围内开展试点,直接吸引民间投资超过32亿元,间接经济贡献超过128亿元,带动上下游新增就业岗位近6万个。

未来应创新求生

如今正式牌照已经下发,那是否意味着虚拟运营商的春天就要到来了呢?

《北京商报》报道,对此,许立东表示,在试点之初,中国移动普及率就已经很高,但中国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人口规模以及市场容量都非常大;二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别非常大,运营商是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这里面就有一部分的细分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从业务创新的角度给虚拟运营商带来很大空间。

运营商世界网总编辑康钊指出,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拿到正式牌照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直没有“转正”对企业制定战略以及融资都有影响,正式牌照的下发也给企业吃了定心丸,让他们愿意专心投入这个业务,另外也为企业上市做铺垫。不过,康钊并不认为虚拟运营商能对整个通信行业产生太大影响。“虚拟运营商没有骨干网,用户数只有几千万,占本土十几亿用户的很小一部分,本身企业规模就小,所以有增量就算是进步了,要说改变整个通信格局,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虚拟运营商未来的发展,许立东指出,虚拟运营商应该由“扩张用户 ”转向“价值经营”。“首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业务布局来发展。其次一定是把创新业务作为将来持续发展的重点,在现有模式上继续探索,一个是创新产业链规模上进一步扩张,包括国际业务、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有的虚商也做了宽带接入;另外希望有资源的虚商,包括一些集团性企业,尝试服务主业的信息化,也就是以信息化业务去服务于本身的集团,找到内部定位,获得成功的解决方案之后,再向其他集团或者是其他行业去推广”。(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