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银行此次报告的测评时间内(去年5月1日-今年5月1日),中国创纪录地对10项营商环境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改革,是参与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改善项目第二多的经济体之一,在满分100分中得到77.9分。过去一年里,中国在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中取得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流程数量和时间方面都显著减少,因此该指标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得分和全球排名获得了显著提升。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

中国的总体排名上升至31位,

是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北京时间10月24日10时,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并且在总排名中继续获得大幅提升——由去年的46位上升至31位,位列东亚太平洋地区第7位,仅次于日本。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项目诞生于2003年,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营商环境排名,覆盖全球190个经济体。在中国主要监测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其中上海的统计权重为55%,北京为45%。

报告亮点

↓↓↓

世界银行肯定中国:

为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做出巨大努力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快落地后,从去年开始,中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持续快速攀升。世界银行中国局高级经济学家马钦(Marcin Piatkowski)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专访时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的显著进步。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中国为改善中小企业的国内营商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积极的改革步伐,在多项营商环境指标上取得了令人赞许的进步,特别是在办理施工许可领域。”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表示。

改善项目第二多

创纪录地对指标进行了改善

在世界银行此次报告的测评时间内(去年5月1日-今年5月1日),中国创纪录地对10项营商环境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改革,是参与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改善项目第二多的经济体之一,在满分100分中得到77.9分。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的10项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高于东亚平均值

施工许可证流程显著改善

过去一年里,中国在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中取得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流程数量和时间方面都显著减少,因此该指标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得分和全球排名获得了显著提升。《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在该指标的质量指数上得到15分的满分,高于东亚地区132天和9.4分的平均水平。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在办理施工许可领域,与2005年相比,今年中国在流程数量和时间方面都显著减少,因此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得分和排名都得到显著提高。来源:《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

在保护少数投资者指标中可以看到,中国正在加强少数投资者保护机制,这使得中国在该指标的全球排名上升至第28位,高于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排名(第99)和经合组织(OECD)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排名(第46)。

执行合同效率最高

司法行政获全球最高分

世界银行表示,近期的改革还让中国成为执行合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报告》显示,中国本地企业家解决商业纠纷平均耗时496天,费用为索赔金额的16.2%,均好于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水平。并且,中国还改善了司法行政质量,该指标获得了满分18分中的17分,为截至目前全球最高分。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来源:《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在多个细分指标中获得世界最佳

全球第12位

成电力领域全球领导

此外,在去年的改革基础上,中国在获得电力方面继续推进改革,该指标排名第12位,显著好于地区其他经济体。《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接电需要2个环节,耗时32天,仅为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4.2个环节和耗时63天的一半。“在获得电力领域,中国毫无疑问已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把上海经验

分享给其他经济体

说到作为测评城市之一的上海在该领域改革时,马钦认为,在办理施工许可领域进行改革是比外国人学中文还难的事情。因为在办理施工许可领域进行改革时,需要把社会公共风险考虑在内,并且还需要许多机构就同一项目达成一致。“所以说,上海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进步非常了不起”马钦说,世界银行正在把上海让中小企业快速接电的改革经验分享给其他经济体。

十年来,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

已经从“小步快跑”变成了“大跨步”。

在发展中国家里,已经处于头部位置。

历史最好!中国这项排名升至全球31位

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

答案是干出来的!

数据变化的背后,

是中国在不断自我“加压”。

在报告里,列举了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

  • 将公司印章发放完全纳入企业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

  • 简化对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证要求,缩短供排水接入时间。

  • 精简办理接电流程,提高电费透明度。

  • 通过要求控股股东对不公平关联方交易承担连带责任,明晰所有权和控制结构,加强了对少数投资者的保护。

  • 对小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某些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加强电子化纳税申报和缴纳系统。

  • 通过实行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升级港口基础设施、优化海关行政管理和公布收费标准等措施,简化进出口程序。

  • 通过规定可给予的合同延期次数上限和将延期限于不可预见和例外情况,提升执行合同的便利度。

  • 通过规定破产程序启动后的债权优先规则和提升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办理破产的便利度。


这上面哪一步,

都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相信中国奇迹,

还只是开始。

(来源:解放日报)

转载自:上海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