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权威型父母是最好的,其他类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些性格缺陷,所以父母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权威性的家长,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优秀的人。父母管教孩子“太松”或“太紧”都不好,教育孩子要有“弹性”,也就是做到松弛有度。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明明和君君是同一个小区里的孩子,但是小区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却很不一样。大家评价明明:“一点儿也不听话”、“不懂事”、“是一个熊孩子”、“以后长大肯定没出息”等等;评价君君却是“很乖的,就是太乖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害羞腼腆”、“很懂事,从来不给人添麻烦”。

在大家眼里,明明是一个每天捉弄大人、欺负小朋友的坏小孩,而君君却是一个过分听父母话的、从不惹是生非的过分乖巧的小孩。为什么大家对两个孩子的评价如此不同呢?其实都是父母的原因。

明明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他由爷爷奶奶照顾,每次父母回来都是给钱,而爷爷奶奶年纪都很大了,根本管不了孩子,明明就越来越无法无天;但是君君就不一样了,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君君每天都被严格管教,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吃什么饭菜、吃多少都被控制的,养成了君君胆小腼腆害羞的性格。

其实这两种性格都不好,对孩子的后续发展和未来生活都没有好处。明明和君君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二人受到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不同的教育方式自然会教导出不一样的孩子,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区别吧。

一、4种家庭教养方式:

①忽视型家长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不关心孩子不教育孩子,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从而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为此,可能做出一些暴力的行为。

案例中,明明的父母也就是这样对待他的,这使得明明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经常捉弄大人。

②专制型家长

专制型父母操纵孩子生活的一切,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什么时候学习、学什么、学多久都加以监督和约束,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使得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

这就是刚刚我们的案例中君君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君君的一切都由父母掌控,这就让君君经常性依赖父母,缺乏主见,大家对她的评价也都是乖巧。

③溺爱型家长

溺爱型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类父母并不会教育孩子,只是一味放纵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在孩子对其他人造成困扰的时候,往往只会说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

溺爱型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得孩子轻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而不考虑别人,更不要说什么责任感了。

④权威型家长

权威型家长是最受推崇的一种类型,这一类家长给予孩子关心与爱护,孩子也尊重父母。这样的父母尊重孩子,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试图加入孩子的讨论、理解孩子的想法。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明确,他们会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纪律规范,要求孩子做到这种纪律规范,对于孩子做的优秀的地方,夸奖鼓励,对于孩子违反纪律规范的行为,批评指正并且进行惩罚。

以这种方式教养出来的孩子,孩子尊重父母、友爱同学、关心他人。

二、父母管教孩子“太松”或“太紧”,有何危害?

1)父母教育太松,例如溺爱型家长和忽视型家长。

溺爱型和忽视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会采取各种方式,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例如之前震惊全社会的13岁孩子杀母案。并且,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对他人、对社会都过分冷漠,只关心自己,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在长大后很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父母教育太紧,例如专制型家长

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缺乏主见,顺从、缺乏自信、性格压抑、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由于对孩子的事情十分关心的父母希望教育出来事业有成、做事果断、开朗大方的孩子,而孩子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性格这与父母所希望的大相径庭。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叛逆、不服管教,最后与家人关系淡薄。当然,孩子也可能一开始就对这种管教十分反感,从一开始就是叛逆的。

父母管教孩子“太松”或“太紧”都不好,教育孩子要有“弹性”,也就是做到松弛有度。

三、父母如何做到“弹性教育”?

■尊重孩子。

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论他是两岁还是二十岁,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并且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例如在商场中让孩子自己挑选买哪一个玩具。当然,父母可以进行适当引导,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出一切决定,当然也不是忽略孩子、一点也不管孩子。

■教导孩子要拥有自信,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导孩子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观点,即使自己持有的是与父母不一致的观点,也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畏惧父母的权威,这样的孩子,往往更加能够展现自己,更加拥有勇气,更加尊重父母。

■制定一个纪律规范。

在孩子面前按照他的年龄段制定一个适当的纪律规范,讲解给孩子听,并且告诉孩子,只要不犯规,那么就不会有惩罚,但是如果触犯纪律,那么就会受到惩罚。当然,在惩罚孩子之前,要明确孩子知道自己触犯了规范;在惩罚孩子之后,要再一次宣告纪律的权威性,当然,不是只要求孩子遵守纪律,父母也不能随意惩罚孩子。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权威型父母是最好的,其他类型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些性格缺陷,所以父母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权威性的家长,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优秀的人。

今日话题:你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父母?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