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阿婆正直的价值观——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hi,大家好,今天要聊一部我喜欢的小说和据此改编的一集英剧《罗杰疑案》。

  这部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写法,在侦探小说史上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它打破了一般认知,那就是——如果大侦探的好伙伴是凶手。

  其实,只要这么一说就完全剧透,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领略好看的故事。

  大侦探波洛退休后选了一个平静的小村子养老,以种西葫芦为乐。

  村里突然有一个乡绅离奇死亡,而且很明显,是他杀。但是,就像所有侦探故事一样,迟钝的警探们被“每个人都有动机和嫌疑”搞得一头雾水,究竟谁才是真凶?

  波洛以往的好搭档黑斯廷斯如今已定居阿根廷,填补“好帮手”角色的,是波洛的邻居,这个村子德高望重的医生。

  他不仅是案件的第一发现人,而且跟每个人物都关系极好,口风也很严谨,大家愿意把他当作真心倾诉的对象。

  而他的姐姐,一个爱打听是非、神经超级敏感的未婚老处女,她非常有洞察力,能把许多细节拼凑到一起,光靠猜就能把真相猜个八九不离十。

  听起来非常像马普尔小姐对不对,是的,阿婆在这部小说里,让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相遇了。这也是后来她塑造马普尔小姐的契机之一。

  波洛是个傲慢又自负的大侦探,他当然会不屑马普尔小姐那种乡村风碎嘴探案的风格,然而,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以为搬到乡下就能远离城市的邪恶”,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阿加莎的故事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出场的每个人,都有谋杀的嫌疑。那是因为,有人就有人性的丑恶,世界上没有什么桃花源。

  关于教会学校性侵男童,几乎层出不穷的新闻里,因为自成一个小世界,受害人没有发声渠道,也不懂该如何保护自己,道貌岸然的校长、老师把毒手伸向无知单纯的孩童。

  即使知道谁是凶手,看小说时依然能领略到,阿婆在构建故事情节和设计人物形象时多么匠心独具。她对人性的观察实在太透彻了!

  就像阿婆其中一部小说的名字那样“谋杀不难”(Murder Is Easy)。不管是波洛活动的大城市伦敦,还是马普尔小姐所在的小村庄,人性都是相同的,既有大多数好的一面,也有突然出现的黑暗一面,把一个人完全转变成坏人。

  大多数谋杀的动机非常单纯,就是为钱,更有甚者是享受当“上帝”的感觉,由自己来支配别人的生死。

  最近看到新闻说一个英国乡村医生,被患者的子女告发说可能谋杀了母亲,并把遗嘱写为“把我的房子给医生”。因为母亲不止一处房产,通常情况下就算要赠给医生房子,也会写明是哪栋房子。由此,警方开始调查这个医生,随着线索越来越多,最后发现他居然27年杀过200多人!

  而且,许多连环杀手非常普通,没有凶神恶煞的外表,甚至在人群中不会一眼认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被朋友邻里认为是个彬彬有礼的好人,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关系。

  甚至会像故事里的医生一样,跟大侦探或警方有交情。

  就像我看完《家族游戏》后找了几本犯罪学的书里提到,有些后来被证实的连环凶手,曾在军队服过役,训练有素,还有警察好友。他们有时会特别关注某个案件的进展,主动出谋划策。看似铤而走险,其实是犯人在想方设法隐藏重要线索,把案件导向错误方向。

  我最喜欢阿加莎的一点是,她有非常正直的价值观——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即使杀人凶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犯人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完美谋杀,终归还是会露出破绽。

  只要有一点点细节被发现,比如训练有素的仆人,就会一眼看出房间里的椅子位置被移动了。而犯人为掩盖一个破绽又去行动,导致破绽越来越多,总有露馅的一刻,让真相加速大白。

  现实也许不像小说这么紧凑,也未必有大侦探波洛和马普尔小姐办案这么有效率,但我仍然愿意相信,虽然存在丑恶,但世界大体是美好的,坏人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板凳儿姐姐李慢慢

  阿加莎侦探小说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