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话常被倚老卖老者用来嘲讽年轻人经验太少,不可靠。所以,当年仅24岁的二等兵伊夫林·欧文,把自己发明的冲锋枪提交给澳大利亚陆军军械官员时,受到白眼,也就很正常了。

据《白头鹰之爪》一书介绍,陆军并没有意识到冲锋枪的价值,所以拒绝了他。这是他不受待见的另一个原因。当时的澳大利亚军队,更倾向于购买英国的司登冲锋枪。

1940年,欧文放假归队,把要带回军营的东西都放在麻布袋里,堆在家门口。他邻居,一家钢铁厂的负责人文森特看到上面放了把枪,职业敏感使得他找欧文探讨此事。他发现,欧文的枪,还是不错的。尽管军方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断拖延,但经过文森特的努力,欧文的枪终于被排进与欧美进口枪一决高下的试验。(本图为1942年悉尼的枪械展览)

各种测验中,欧文冲锋枪在某些方面比汤姆森和司登表现还好,历经坎坷,终于成为澳军制式武器。此时,是1941年11月,离枪发明,已有两年多了。

欧文冲锋枪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它的可靠性。虽然总计仅仅生产了50000支左右,但仍近售新西兰,远销英吉利。

它弹匣在上的设计,在与日军的丛林战中显得十分方便。该枪很快被澳军士兵亲切地称为“军人的至爱”。虽然如此,欧文从这枪里,也就赚到了10000元专利费,他用这些钱开了个锯木厂。然,天不假年,还没来得及结婚呢,就在33岁时因心脏病去世了。(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