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

作西蜀千年屏障,

会当秋登绝顶,

看滇池月小,

黔岭云低。

这是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将军护国讨袁时留驻在川南小城叙永的咏叹。

这是一座在城中可以聆听河流奔腾的城市,永宁河穿城而过,

给这座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几分妩媚和灵性......

在叙永...

我们搜寻充满历史气味的春秋祠

我们走进涓涓流水的画稿溪

我们赞叹丹霞地貌的丹山风景...

走进叙永,

在千年古城之中体会叙永的历史记忆......

春秋祠

于清光绪年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祠,其晚清宫廷建筑风格简约而不失华丽高贵,结构严谨;雕刻艺术吸纳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栩栩如生,线条流畅,为石刻、木雕中上乘之作,难怪王朝(zhāo)闻先生在观赏春秋祠后盛誉为“川南瑰宝,木雕一绝”。

春秋祠的由来

旧时,叙永作为川盐运销的四大口岸之一,吸引了众多外地盐商,他们修建会馆,作为聚会联谊的同乡会。于是清光绪年间,势力最大的陕西、山西盐商,相约成立“西帮”,垄断市场,决定重修叙永县城的关帝庙作为会馆,祀供关羽神像。

修建春秋祠

北方人建会馆,肯定是怎么大气怎么建,自筹资金不够,就把心思放在清廷上。盐商们集体商议,以修建关帝庙缺少经费为由,奏请在每包食盐中加抽白银四钱,以补充修建经费不足。这一请求,清廷破例批准;这是由于清朝统治者一向崇奉关羽,老祖宗努尔哈赤为丹凤眼、卧蚕眉、俊美多须,酷似关羽,有 “白脸关公”的美誉。加抽盐税历时13年之久,加上盐商的自筹资金,累积白银300万两。按照清朝末年的物价,折算成今天大概是6亿左右人民币。

晚清皇家园林风貌

据说,有位名叫刘喜顺的犯人,曾参与颐和园修建,也是为慈禧60寿辰雕刻宝座的工匠,只因雕完这件毕生最得意的作品后,他欣喜中坐了一下,就被发配充军云南。途经叙永时,就被留下来参与春秋祠修建,并负责施工监修。所以,春秋祠才会有与皇家园林相似的风格。

春秋祠外街道的名字很有特色,盐店街、盐店口、盐罐街,这些街道顺着永宁河修建,曲曲折折,见证了当时盐业在叙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春秋祠正门位于府前街,现在的入口实际上为后门,进去的亭台水榭是春秋祠的后花园。

历史的见证,一块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荣誉证书;

院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悠闲漫步,乐在其中;

古建筑中的艺术品,一砖一瓦都艺术;

墙壁上还挂着一幅有着时光印记的诗词,记录着祠中雕刻之精美;

石础上面,不分木石,均分别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鱼、龙凤走兽及山乡风景等雕饰,以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手法;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可见当年风光无限;

整个建筑以精湛的木雕艺术见称,窗棂、门楣、斜衬、穿枋、花牙、枋额,样样精绝!

刻工精细,形态生动,构图巧妙,以"百鸟窗"和"叙永八景"木雕为最佳,被誉为川南木雕博物馆。

金顶琉璃,雕龙画凤的古戏台,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挺立;

"叙永八景"浮雕在戏台两侧走楼板上,用写生的手法雕有“万寿朝霞”、“双桥夜月”、“铁炉晚照”、“定水晓钟”、"红岩霁雪"、"漫岭腾云"、“宝珠春眺”、"流沙悬练"八景,还配有即景诗句。

与春秋祠相对应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溪水灵动,瀑布如练,桫(suō)椤遍野,身旁是巍然耸立的大山静静地守护这些美的精灵。

画稿溪

画稿溪,不仅仅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更是一个很美的意境。

滑水滩

游步道沿溪边铺设

天然石滩

溪流淙淙、水滑石滩、桫椤密布,水声、蝉鸣声、鸟叫声在这里交融,奏出和谐的乐曲。

瀑布旁的人们,或看书、或戏耍、或垂钓

画稿溪,已逐步成为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站在溪谷,阵阵凉风吹来,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戏水、溯溪、滑水等项目,让你清凉一夏。

四川丹霞地貌:

叙永丹山

丹山位于叙永县境内,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着这里连绵不绝的丹霞地貌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溪流纵横、森林密布等幽美的自然风光。

紧邻贵州赤水的叙永,

一脉相承着雄伟的红色丹霞地貌。

高山之上林木森森,

林中溪流潺潺。

在丹山看尽七彩丹霞,

品味道教人文风情,

还有壮观的云雾,

飞泻千里的瀑布,

绝美雾凇让你流连忘返。

在丹山,不仅能看到丹霞地貌,

叙永丹山梯田也是你不能错过的美景

在丹山下,拥有着一片广袤的梯田,它安静的置于肥沃大地之上,体现着川南独特的梯田风光。

春天是丹山梯田最美的季节,四月的梯田是充满朝气的,田埂上的草泛着生机盎然的绿色,田边土地的茶叶也散发着扑鼻而来的香,给整个梯田营造出一种生命的序曲。

四月是春耕的时节,天地之间,安静的水面上,人们开始牵线插秧。远远望去,那些挑着担子和弯腰于田里的人们辛勤劳作着,静静融合于这幅巨大的梯田水墨画卷中,有着说不出的和谐和静谧。

在叙永,

感受千年文化的细腻

感受狂野的丹霞地貌

感受清澈的画稿溪流水

叙永,

来体会这座城市的精致与感性,婉约与含蓄......

G76国道生态文化旅游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