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而言之,学校的教育是一个集体化的教育,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孩子的格局、天性释放和美德,则需要父母们来费心看顾了。作为军人的孩子,父母以身作则教给了崔永元刚强。

孩子在学校又和同学打架了,被叫家长真尴尬;孩子的成绩不好,平时不愿意学习,总是说“我不行,我学不会”;孩子在家居然对长辈大吼大叫,不懂礼貌。

相信这些是很多父母害怕出现的甚至正在面临的状况,让人一个头两个大。所有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然而当下的90后们有很多人表示不想要孩子,一是生存压力大,二是怕自己教不好,耽误了孩子,但其实教养孩子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育儿的基本原则,孩子长大后错不了。

为什么90后们会觉得教养孩子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呢?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时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纸上作画的那支笔。

其实不光是90后,每一代父母在决定孕育下一代时都是心怀忐忑的,但同时也是充满期待的。确实,我们会怕孩子不孝顺,怕孩子没出息,怕孩子德行有亏,不光是物质上的支持,平时每分每秒的教育与相处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品性与未来产生影响,但是一个软乎乎的、可爱的孩子又是那么的美好,所以我们更应该掌握好教养孩子的几大原则,铭记于心:

一、不要随意否定孩子,多一些鼓励与夸赞

最近同事推荐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这是一个一对父子间的、充满着爱与成长的故事,马皓文是马飞的父亲,马皓文因为一次意外锒铛入狱,缺少父亲陪伴的马飞这些年变得越发叛逆,成绩垫底,教导主任不喜。“煤球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不仅教导主任这样认为,马飞的妈妈也是这样认为的。一切的转机在马皓文出狱的那一刻开始了,“我马皓文,永远不会认输”、“你的脑子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这些话,藏着马皓文的格局。

“爸爸,我也要向你一样,永远都不认输”,父母有什么样的格局,孩子也会有什么样的格局。可想而知,马皓文的精神给马飞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新天地,这是之前马飞妈妈的“这孩子就这样,没救了”所从来没有带来过的精神。

在两父子的互相鼓励与帮助之下,马飞最终长大成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员。所以说,格局,是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弥足珍贵的东西,也许会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不要随意的去否定孩子,孩子的内心远比你想象的要敏感,小树苗禁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

二、释放孩子的天性,抛去条条框框

“亲爱的小土豆,妈妈不敢太爱你,生怕将来宠坏你”,这是我们的快乐大嘴姚晨在生下宝宝小土豆后说过的话,姚晨的育儿观就是典型的不拘束、不溺爱。有多少妈妈在看到孩子乱涂乱画时会出口斥责,满心觉得孩子是在给自己增添负担和麻烦,但姚晨就认为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有助于释放孩子天性的行为,在娃娃在自己脸上乱涂乱画时,姚晨就和孩子一起画,比一比谁画的更好,大家都因为这件小事而开心着。

“男孩子不能哭,哭了就是没担当,丢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姚晨却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告诉孩子男孩也是可以哭的,哭和笑一样重要,哭在有的情况下也是很美好的。是呀,仔细想想,哭,可不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吗?一个会哭会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温度的人。

因此,除了格局,释放孩子的天性也是很重要的。孩子就是孩子,谁的儿童时代没有奇思妙想和纯粹的快乐?儿童时代就那么几年,是孩子形成人格和性格的关键期。释放天性,就是不拘束、不溺爱,给孩子自己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特性的机会,儿童时代轻松快乐且敢于冒险的孩子,相比而言会有更多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言传身教给孩子以美好的品德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全球电视业最为机智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这是外媒给他的评价。崔永元成长于一个军人家庭,家风相当纯正,崔永元曾亲口说过:“我的家庭环境很正规、很正统的”。试问,有什么是比一个人的品行更为重要的呢?

作为军人的孩子,父母以身作则教给了崔永元刚强。崔永元的父亲是工程兵某部的政委,一个军人,受部队日复一日的熏陶自然是心也刚强、话也刚强、身体也刚强。

母亲通过帮助喜欢没事找事的邻居从而让对方自行惭秽而收敛脾气,教会了崔永元宽容。小时候崔永元家有一个脾气很差的邻居,喜欢找茬,一次崔永元考试比女邻居的儿子考的好,女邻居心里不高兴便时常指桑骂槐的骂街,崔永元的母亲淡然处之,反而在女邻居需要帮忙的时候坦坦荡荡的去帮忙,女邻居心虚,慢慢收敛了脾气。

父母再三强调的“诚实是人的立身之本”教会了崔永元待人真诚。崔永元的父母把诚实看得很重,把诚实形容为立身之本,这个“本”,可想而知放在了相当高的位置上。

所以长大后、成名后的崔永元身上有非常多的很“正”的美德,例如真诚、容人、坦荡、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让人敬佩的精神,一个人如果活到言行举止让人心生敬佩的程度,那这人可真是难得的宝藏了。格局也好,天性赤诚也罢,这些都是一个出色的人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但最为重要的还是美德。美德包括自信、善良、诚信等等,一个有美德的人,在兄友弟恭和孝顺父母方面也会很有责任感,这恰恰是为人父母们最希望看到的。

总而言之,学校的教育是一个集体化的教育,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孩子的格局、天性释放和美德,则需要父母们来费心看顾了。我们要对自己的下一代负责,不是单单只负责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多的还是情感世界,用心让孩子成长为最让父母骄傲的小巨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