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体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就单说构成茶汤之香的重要组成部分:毫香,放大了说“毫”就是附着在茶叶上的小毛毛,在冲泡时自然融到水中,若有若无实隐非现,即便是你用心也不一定看的见,就像释迦摩尼说:“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你看不见并不等于你不能感受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最大的努力去减少冲泡环节对茶汤的骚扰,让一杯茶,让茶这理想的一碗水全然无拘无束的呈现才是正道。心法精进,技法就不会仅仅是拿来泡你眼前的这杯茶了,说直白点单纯的娴熟,就算是泡到天花乱坠流畅还是泡茶。

泡她时用过滤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出汤

从煮水器倒水叫注水

从泡茶壶倒水叫出汤

——————

心哥说:

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如是

茶事亦然,泡茶重节奏,缓字是主旋

心平气和泡壶茶,非有涵养者不能达

泡茶有二法,技法是基础,心法是修炼

技法炼艺,心法修行,神乎其技终是技,无助生心才是心

技法和心法在泡茶上是密不可分的,这有点类似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技法娴熟,充其量是自我感觉良好;

心法精进,技法就不会仅仅是拿来泡你眼前的这杯茶了,说直白点单纯的娴熟,就算是泡到天花乱坠流畅还是泡茶;而心法的精进,即便是不厌其烦简单的重复亦是修心

泡她时用过滤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我的泡茶心法以“刀法”开篇,有点九年磨一刀的味道,掰开了揉碎了,分享给你,做不到明心见性,至少我力争是直指人心,哈哈哈☞(解茶 · 最是那一刀的温柔①心法篇

煮水器倒水叫注水

泡茶壶倒水叫出汤

泡她时用过滤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出汤

方便不能当随便,泡茶出汤时用的过滤网,方便中有随便之嫌,看很多人出汤都是哗的一下,把茶壶扣在过滤网上,有的甚至还来个大撒把,不是不可以,只是看似娴熟中少一份心境

一是 无论什么材质,茶汤经过滤网时加剧了风冷和氧化,汤会失其本味

另外茶汤被撕裂的感受,怎么说都不算美妙

二是 有恃无恐,有了滤网,在“静和缓”字上用心自然就淡了,越熟练你离泡茶本身越远,因为这种熟练的结果只会是麻木,泡茶过程本身,带给你的享受和专注踪迹皆无

泡她时用过滤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任何事情只要能往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往那个方向发展,汤亮水清不能依仗滤网,更多的应该是心平气和的淡定 ,心有多静,汤有多清,水知道,您不妨试试

汤,清不清是手法

人,静不静是心态

心态决定手法

当然你如果已经修炼到手中无茶,心中有茶的境界,大可不必关注什么过滤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若止水,也就不会和过滤网较劲了

从心法的角度,如果你不静下心来不厌其烦的琢磨,确实有点故弄玄虚的嫌疑,其实这事从科学的角度更好理解,我们喝茶的感受是综合的整体体验,就像听一首歌,陶醉于旋律优美的时候,我们甚至不回去在意歌词的内容(比方说周杰伦的“呵呵哈嘿”什么的...),更不会去关注到原创歌曲到底是A调还是B调,甚至每个小节的节拍和主旋与变调。然而本质上恰恰是这些基础要素奠定了这首歌之所以“悦耳”的缘起。

茶汤的表现亦然!具体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就单说构成茶汤之香的重要组成部分:毫香,放大了说“毫”就是附着在茶叶上的小毛毛,在冲泡时自然融到水中,若有若无实隐非现,即便是你用心也不一定看的见,就像释迦摩尼说:“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你看不见并不等于你不能感受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最大的努力去减少冲泡环节对茶汤的骚扰,让一杯茶,让茶这理想的一碗水全然无拘无束的呈现才是正道。

其实,退一万步讲,汤清不是目的,汤清只是度船,心泰神安才是彼岸,有一颗精进修行的心,不泡茶只喝水一样修行

给茶机会,就是给自己法门

方便是法门,随便不得而入

泡她时用过滤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

推荐阅读

☞茶叶世界的入门手册,这篇秘籍为你打开任督二脉

☞茶叶要不要先洗一洗再泡?不同的茶应该这样洗?

○温馨提示

铁杆心友加微信

1119234567 验证暗号“心哥”,我决定走到哪里,就把你带到哪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