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一波接一波,热伤害频传。对此,医师提醒,除了要补充水分之外,婴幼童、65岁以上的长者、慢性病患、服用药物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密闭空间工作者及过重者”等8大人群都是热伤害高危险群。

医生指出,天气高温可能引起的热伤害,最常见的就是中暑与热衰竭。中暑原因为过热导致体温无法正常调节,初期症状头晕、头痛、倦怠,体温上升,最后甚至意识丧失,导致死亡;热衰竭则是体温调节时流汗过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会出现头晕、头痛、倦怠、恶心和抽筋等,也会有生命危险。

而在散热方面,急诊医生表示,可将水洒在身体皮肤,搭配扇风或电扇等,帮助带走热气,这也是最有效的散热方法,因此建议一般外出随身带毛巾,将毛巾弄湿后,擦拭身体协助散热,另外,也要尽量避免早上10点至下午2点间从事户外活动。

医生提醒:

中暑和热衰竭的紧急处理方法都是迅速离开高温环境,解开衣物用风扇或凉水降温,补充水分,必要时补充电解质并立即就医,更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分是随时补充,不要等到口渴才补充水分。

建议户外工作者或运动者应每小时补充2至4杯(1杯为240c.c.)白开水,不要喝含酒精和大量糖份的饮料,以免身体流失更多水分,也要避免喝太过冰冷的水,以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