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少有风声的百度终于在这两天占领了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首先是因为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的公布,其次就是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拉开帷幕。

财报显示Q3业绩强劲

我们首先一起来看看大家最关注的三季度财报情况:

北京时间10月31日(美国东部时间10月30日盘后),百度公布了2018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百度营收282亿元人民币(约合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124亿元(约合18亿美元),同比增长5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67亿元(约合9.73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对比之前指引,Q3营收位于273.7-287.7亿元预测区间较高部分,同时每股盈利19元人民币(约2.77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41美元,所以公布财报后,盘后股价一度涨近3.6%,但由于对四季度业绩指引低于市场预期,股价最终微跌0.2%。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11月1日

总的来说,百度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强劲,无论营收贴近预测值高区间,还是56%的净利润增长比率,都给市场信心起到充分的提振作用。

数据来源:WIND

对于超预期业绩表现,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得益于搜索、信息流和人工智能新业务的显著增长,百度三季度表现强劲。在用户量迅速增长与百度视频产品强劲表现的双重拉动下,信息流收入成为百度营收增速的一大亮点。

信息流助力营收增长

要说本次财报中最为亮眼的数据莫过于2017开始发力的信息流业务了,“信息流”这一关键词已然已经成为百度口中的常用词之一,而信息流业务的主要衡量标准体现在广告收入上。

从广告主数量和单广告主价值增长可以出,在传统搜索广告增长减缓的趋势下,信息流业务为百度带来新的广告增长驱动力。总体来看,百度Q3广告收入为225亿元,同比增长18%,占到总营收的80%,该占比数据有所下滑,从去年同时期的85.6%下滑至79.7%,一部分原因在于营收结构的丰富和完善。

数据来源:财报数据

在广告业务上,本季度和百度竞争激烈的有今日头条以及游戏营收严重受伤的腾讯。腾讯半年报最大的亮点就是广告收入的增幅:上半年整体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9%,社交广告同比增长55%,媒体广告同比增长16%。待腾讯发布三季报,就可知道其近期在广告业务上投入的回报情况了。

另一方面,用户数量是信息流营收高低的决定因素,百度App是近期以来百度的重中之重,百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披露了自己App的数据情况,从Q3 来看,百度最新的日活跃量达到了1. 51 亿,这表明百度在移动端的产品表现非常稳定,考虑到移动端营收占比已经超过70%,因此用户量的稳定上升会帮助营收的增长。

爱奇艺不再拖后腿,内容端发力

同一天,爱奇艺也发布财报,百度是爱奇艺控股股东。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延禧攻略》为代表的现象级内容为爱奇艺带来了显著的会员数量增长,爱奇艺该季度会员收入超越广告,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在百度三季度的营收中,爱奇艺贡献了 69 亿,占比24%,和上个季度差别不大,但爱奇艺整体保持了很好的增长势头。过去爱奇艺总是拖后腿,现在情况是,爱奇艺的日活连续保持11%的高速增长,截止9月,爱奇艺的会员数达到了8070万,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1350万,这对于百度守住视频赛道来说是一件好事。

基于百度App信息流业务在流量与收入增长上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百度将把这一成功模式复制到其他产品上,比如短视频产品好看视频和百家号,以布局更完善的内容生态。

好看视频一直是百度非常倚重的短视频产品,虽然不能和日活跃量1.5亿的抖音相提并论,但从BAT布局短视频的力度和成绩来看,好看视频不算差,阿里目前对于短视频更偏向于促进销售,而率先进军的腾讯微视也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状态,反而是好看视频成为过去三个月里国内日活500 万以上的APP中增速最快的APP。

百度的信息流很大程度上依赖内容的贡献度,百家号目前作者数已经有 150 万,增幅达到25%,对比头条年初公布的100万作者数,可以说在图文自媒体这个战场,百家号的量级完全不输给头条。百度目前信息流产品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68%,更多的用户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内容,某种程度上,和内容以及内容激增也有很大关系。

此外,百度在10月初宣布对网易云音乐进行战略投资,再加上旗下的纵横文学、蜻蜓FM等等内容应用,百度在内容方面的投入与布局可见一斑。这也有助于其AI和信息流业务掌握更多数据、了解用户兴趣,进而更精准推送。

百度世界大会传递AI商业化目标

在百度最为看重的AI业务方面,目前进展顺利,未来却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财报中有关AI方面的数据来看:

截至2018年9月,智能语音交互系统DuerOS智能设备激活数量1.41亿,语音交互次数超8亿次;百度输入法的日均语音输入请求超过3亿次,同比增长130%;尚在公测期内的智能小程序,平均每月用户活跃数量就超1亿。

Apollo已从平台走向量产,从量产走向运营。在厦门金龙股份有线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驾驶迷你巴士Apollo,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地区运营,运行10000多公里,服务人次上万,实现近120天安全运营。伴随百度与长城汽车、威伯科等汽车产业伙伴合作加深,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总数已扩大到130个。

在实现了一些既有小目标后,在11月1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立下了一些新的Flag。

首先是要与一汽红旗共同研发国内首款L4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在商用小巴Apollo顺利运营后,百度将目标放在了量产家用车型,这些车将在2019年于北京、长春等城市首批投放运营,在全球自动驾驶发展进程中,百度和一汽率先插上了一面“红旗”。

其次就是要把北京、上海改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城市。百度正式推出 AI 智能城市“ACE 王牌计划”,将基于百度 Apollo、智能云、百度大脑等技术和能力,打造城市级平台生态,并率先落地北京和上海。

最后就是正式推出基于 AI 能力开发的眼底筛查一体机,捐赠并首选500个点做应用推广,预计可覆盖5600万人,帮助基层的眼病患者尽早发现致盲风险。

未来百度在AI业务上的研发投入也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总的来说,Q3财报传递的一个明显信号,那就是除了人工智能持续商业化之外,百度的内容矩阵已经基本完成,通过信息流、内容、短视频、智能小程序等产品的布局,百度已经实现了从内容生产、分发到变现全流程的打通,从长远来看,这将会是百度未来营收的稳固保障,而AI商业化作为一个投入回报时间相对较长领域,真正的营收贡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交给我们答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