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终,他们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彻底抛弃已经制作好的8mm钢板车体,重新制作了一个12mm钢板的车体,原始的I号B型坦克的车体装甲厚度为13mm。最初他们希望复刻一个轻量化的坦克,但是后来却变成了接近原始坦克的复刻品,因此动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且时刻担心悬挂无法承受车体的重量。


一群俄罗斯军迷上传了他们复刻德国I号B型(PzKpfw.IB)轻型坦克的全过程。他们是一群《坦克世界》玩家,不再满足于在虚拟世界开着坦克的感觉,希望制作真正的坦克。由于这些玩家中很多人还是战争重演的资深爱好者,当然会有办法充分利用制作出的坦克。在这辆I号B型坦克之前,他们已经制作了一辆MS-1坦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于是这辆I号B型坦克的制造过程相对顺利。


2015年,开始在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通过测量的方式创建I号B型坦克的3D模型,并找到了这种坦克的原始德语维修收藏,了解到它的更多细节。通过AutoCad建立坦克的详细图纸,由于要使用钢、铸铁、铸铝制造零件,所以还在SolidWorks中创建了3D模型。最初他们希望复刻一个轻量化的坦克,但是后来却变成了接近原始坦克的复刻品,因此动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且时刻担心悬挂无法承受车体的重量。


首先为了真实,放弃了为MS-1制作的履带,在哈德菲尔德公司(Hadfield)定做了110G13L钢的履带,这款履带是按照原始样品全新制作的,从谈判到拿到成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左侧是得到的新履带,右侧是真正的I号坦克的履带,可以看到新生产的履带板工艺更好。


全新制作的履带板与原始版本唯一的区别就是销钉孔,原始的销钉孔直径为14mm,而新履带板的孔径为15mm。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改进,是希望可以使用MT-LB多用途装甲车的履带销。需要将现成的履带销截短,并打出固定销的孔。履带销是高等级的耐高温60G钢制造的,截短和打孔工作非常折磨人,消耗了大量的锯片和钻头。每个履带板重约2.5千克,加上销子,一条履带的重量就超过550千克。


在这样的复刻坦克上使用真正的履带,让他们开始担心轻量化的车体侧面无法承受履带的猛烈撞击,因此不得不对车体的许多地方采取加固措施。最终,他们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彻底抛弃已经制作好的8mm钢板车体,重新制作了一个12mm钢板的车体,原始的I号B型坦克的车体装甲厚度为13mm。这个车体重量约800千克。有了这样一个坚固的装甲车体,现在可以放心安装原始的悬挂系统。


尽管这些坦克部件的外形与真实的完全相同,但材料和制作工艺更好。比如采用了激光切割钢板,使用半自动焊接机。尽管没有使用真正的装甲钢板,制作精度却比原始的德国制造要高不少。


车体首先喷上暗红色底漆,然后所有部件都按照德军原始的颜色——费尔德格劳灰色——喷涂油漆。悬挂系统已经开始组装,并喷涂了统一的颜色。


车体前部的主动轮,使用20mm厚的钢板制造,首先使用液压切割,然后进行手工组装。


配备一台日本三菱s4q2柴油发动机,功率为32马力,连接一个液压泵,每条履带通过一个液压马达驱动。这样便于切换履带的转动速度和方向,但是履带重量太大,因此液压马达功率显得不足。液压马达与主动轮之间还有GAZ-71变速箱,传动比1:4.22,提升了驱动力,但速度却成比例降低。最高速度只有10~11千米/小时,无法实现快速行驶。


由于制作团队拥有铸铝技术,因此可以轻松为坦克制作结构复杂的负重轮。这样的比使用钢板制作同样的部件要更加简单,只需要准备铸铝材料、合适的坩埚即可。这是原始的PVC模型,制作非常精细,上面还有完全按照真品制作的亨舍尔商标和铸造号。预计成品重量将达到12千克。


在铸造过程中,使用了石英砂,这种砂模在加热硬化后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因此让铸件表面更加规整。但是制作这样的模具花费了很多时间,第一次铸造时,铝水顶起了模具的上部,结果只铸造出了负重轮的下半部分,其余的铝水从缝隙中漏出。


第二次浇铸时,铝水刚刚进入模具就突然喷出。后来分析铝水如此沸腾的原因是与水接触而发生的,已经硬化的石英砂模具只是表面硬化,形成玻璃材质,而模具内部还是湿润的,因此模具必须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干燥。尽管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技术,但是还是在这样的细节问题上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实在是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最终,他们决定放弃,找到了专业铸造厂。这个专业厂家只花了几个小时就铸造了10个负重轮和2个备用负重轮。


1号负重轮直接安装在车体上,2、3号负重轮通过片簧连接成一组,组成平衡式悬挂系统。


炮塔采用大型滚柱轴承支撑,可以轻松旋转。


正在制作的是I号B型坦克的炮盾,这种坦克只有两挺MG34机枪,口径7.92×57mm,并没有炮,但还是叫炮盾。


这辆坦克安装的是MG34机枪的复制品,表面看起来非常像,其实却是AK-47步枪。


坦克内部非常简单,只有一个驾驶员的座椅,两个小操纵杆和一个小的仪表盘。


这辆坦克已经完成了全部制作过程,即将开始进行测试。由于它始终在一个车库内进行组装,为了防止吓到周围的邻居,制作团队与周围人都事先打了招呼。担心他们会报警,或者扔出一两个燃烧瓶来。


这辆I号B型坦克终于依靠自己的动力驶出车库,场面很让人激动。不过它不可能行驶到测试场地,还需要拖车。


这辆I号B坦克的复刻成功,让很多人圆了一个梦。现在这辆坦克活跃在战争重演现场,他们正在重演1942年12月12日的“冬季风暴(Wintergewitter)”行动,拯救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