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姚明上任篮协主席,CBA公司管办分离后调整了体测制度,将测试的范围从全体球员缩小到每个俱乐部抽测2人,更科学地监督球员在休赛期的训练。CBA体测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为了督促俱乐部更好地训练,“以前的休赛期,没有了教练的监管,球员经常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参加综艺甚至打野球,导致体能下降。

昨天,一年一度的CBA体测在北京首钢体育馆正式结束。

何为体测?这项球员能力测试制度由来已久,简单说球员必须通过测试,才能参加新赛季,被称作CBA上岗证。CBA体测经历了多年的变革之后,从此前的全员测试到如今的2人抽测制度,仍引发一定的争议……

代表广东男篮的胡明轩在第一天就完成了全部测试内容,并在第二天就提早回到了广东,抓紧行程参加近期的一场热身赛。不过来自上海男篮的老将张兆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第二天的100kg深蹲测试中意外受伤,直接被120送往了医院。

延伸阅读:

张兆旭:本以为稳过测试 让朋友们担心很过意不去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张兆旭深蹲体测受伤 (来源:网易体育)

事后,前中国男篮国手王仕鹏在微博上质疑体测人员的不专业,“保护的人看戏!杠铃片比人重要!得先跨过球员检查杠铃片!保护的工作人员先去扶检查杠铃的人!MAX你自己躺会! ”

还有有一些媒体人和俱乐部人员在社交平台上认为,这项制度应该取消。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先来说说CBA体测的内容,它分为折返跑、2分钟强度投篮、负重深蹲和卧推三个测试项目:

1、折返跑考验球员耐力。他要求每人跑4组,每次17次,有着“夺命17折”的恐怖叫法;

2、2分钟强度投篮,考验球员投篮的精准度。它分为外线和内线,内线至少需要在60秒投中30次或29次,外线24次或23次,次数不到视为0分,次数若达到,再根据命中率算取分数;

3、100kg负重深蹲和80kg负重卧推则考核球员的核心力量。它根据球员在40秒内的负重次数算出系数,评定得分。

3项得分加起来的总分算出球员最终是否通过测试,其中折返跑为球员必过项目,若没达到要求,整个体测都视为不通过。按照CBA联赛规定,没有通过体测的球员,将在CBA前4轮联赛结束之后,才能通过补测拿到上岗证。

从篮球运动角度来说,速度耐力、投篮准度、对抗强度,这三项能力都是一个职业球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体测就是测试球员的基本能力。不过近几年CBA体测,确实也发生了不少意外。

2016年李晓旭因折返跑跟腱断裂,直接导致该赛季报销。2017年姚明上任篮协主席,CBA公司管办分离后调整了体测制度,将测试的范围从全体球员缩小到每个俱乐部抽测2人,更科学地监督球员在休赛期的训练。

2016-17赛季 李晓旭在体测中跟腱断裂
2016-17赛季 李晓旭在体测中跟腱断裂

2018年,一个夏天在国家队训练备战的王哲林,在打完亚运会并拿下冠军之后被体测抽中,结果在该年的体测中落榜。王哲林因为在2分钟强度投篮训练中没有达到投篮次数,没有通过体测。而在联赛5轮之后,王哲林通过补测拿到上岗证,并在该赛季中一举夺得MVP,着实打脸了CBA的体测制度。

2018-19赛季 王哲林未通过体测
2018-19赛季 王哲林未通过体测

鉴于“王哲林事件”,2019年体测进一步调整,当年有国家队参赛任务球员,可以享受到免测的优惠政策。今年,来自辽宁男篮的郭艾伦和北京男篮的方硕在抽测的名单当中,因符合这项国手条例获得了免测的资格。但这一特殊条例的提出,也引发过舆论的质疑,尤其是在今年世界杯的大背景下,国家队国手的体能、罚球命中率、对抗能力一直被视作存在问题。既然作为国家队最顶级的篮球运动员,最基本的体测,对他们来说,不应该存在问题。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支持与反对体测的声音一直存在,以至于某个时间节点和背景下,总会被提出。

反对的声音认为体测不够职业,同时容易导致球员受伤。

一直以来,CBA球员对于体测都是抗拒的,虽然体测反应了球员的训练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在本赛季被抽中的一些球员中,都调侃道,这如同被中了彩票一样,毕竟这项体测存在风险,不仅是不通过的风险,还有受伤的风险。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尚没有具体的论证现阶段的体测有多科学,确实近两年出现了不少受伤的意外,远到2016年李晓旭因为折返跑跟腱断裂,近到昨天张兆旭在深蹲中腰部受伤,不必要的受伤都给球员的职业生涯蒙上的阴影。

长久以来,媒体、球员、俱乐部一直也是代表反对态度的一方,尤其在球员因为体测受伤之后,多数会质疑这项制度的存在必要性。毕竟职业联赛,就该用职业的手段去运转,球员能不能打,应该是俱乐部去评定去判断,而不是由联赛去设置门槛。

有俱乐部投资人表示:“说到底,球员有没有能力打职业联赛,还是应该交给俱乐部决定。”

在今年世界杯溃败之后,不少人对体测表示支持。

有人曾拿NBA的职业性做对比,NBA并没有像CBA这样的体测。但事实上NBA球队也有体能测试和身体健康检查,只是那些严格的指标是衡量你能否打球的重要标准,比如健康检查,脂肪在某个指标以下就说明你一直坚持训练,但超标了显然你的训练就有问题,但最终打不打,还是俱乐部说了算。但另外一方面来说,NBA的球员都很职业,也很自觉,所以不需要用一些强制的方法去逼迫他们训练。

以宫鲁鸣为代表的老派教练,一直是“三从一大”力挺派,狠练球员的基本功,他认为国内球员在训练方面缺乏自律性。2014年,宫鲁鸣出山接过男篮主帅教鞭,从联赛中选取了一份52人的大名单,狠抓队员的基本功。在“三从一大”思想的指导下,2015年中国男篮拿下亚锦赛冠军重返亚洲之巅,顺利拿到直通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在今年的世界杯上,球员的基本功、罚球命中率、体能状况低下,他们在联赛和休赛期的训练状态备受质疑,因此宫鲁鸣的“三从一大”,被不少人重新提起。

在宫鲁鸣看来,CBA体测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为了督促俱乐部更好地训练,“以前的休赛期,没有了教练的监管,球员经常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参加综艺甚至打野球,导致体能下降。我们出台这个政策,就是希望球员不要荒废了休赛期。毕竟,我们的队员不像NBA那样职业。”

宫鲁鸣曾说,体测也是一种健康的检查,“这就跟每年的体检一样,看看你是健康的还是亚健康的。我们不希望能力太差的人影响CBA联赛的整体发展,CBA要有基础门槛。”

来自前《北京晚报》的资深记者孙保生,则是保留着中立的观点。

接受网易体育采访的孙保生说,不少受测球员都隐讳地表达了对体测的抗拒心理,但此前王治郅告诉他,在强度投篮方面,当年国家队队友孙军、胡卫东等人都能轻松完成。原国家男篮主教练尤纳斯曾跟媒体提及,三分自投自抢3分半钟42投38中,平均5秒出手时间,是欧洲一流球员的标准。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多少年了就是这个规定,其实体测要不要两可,既然号称职业联赛就不必测了,全看球员自己能否保持体态。另外国手一直打比赛,照顾也未尝不可。如从职业角度应一视同仁,但这是中国特色。体测就是一种督促”,孙保生说。

而在张兆旭受伤之后的当天,CBA公司也紧急给出了回应。

CBA公司表示,体能测试的初衷在于监督各俱乐部球员加强篮球基本功和身体素质综合训练,提升比赛对抗水平。目前测试项目为专项速度耐力、强度投篮、负重卧推和负重深蹲,测试范围为每队抽选两人。然而,近年来CBA联赛球员体能测试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定问题,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位球员的能力和水平,也出现过球员受伤的案例。

这张夺命的上岗证,到底还会存在多久?

CBA联盟将积极与中国篮协、各CBA俱乐部、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深入沟通、调研,就下赛季体能测试的科学性、针对性做更加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基于球员年龄、场上位置、具体项目选项设置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尽快形成新的体测方案,在下赛季体能测试中执行。

从CBA公司的表达上来看,体测仍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未来的目标也是致力于让这项测试来的更为科学性一些。

总归来看,CBA体测该不该继续存在,恐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