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船上的2208名船员和旅客,最终705人即近三分之一的人获救,被称为“世纪海上大惨案”。37年后,中国的“太平号”客船沉没后,船上旅客超千人,而生还者据官方统计却只有38人,连三十分之一都不到!海难之惨远超过泰坦尼克号,也堪称这是中国近代海运史上最大的海难。

太平轮

1949年的“太平轮大海难”

太平轮原是由美军设计制造的一种仅供短程使用的运输船,排水量达2489吨。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这种运输船的主要任务是补给中国后方战备生活所需。但日本为了切断补给线,往往会集中火力去击沉这种运输补给船。所以,美军刻意要将此种船设计成轻巧、单薄,以便加速航行。后来,此货船仓促改成为客轮,也就存在诸多设计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它的单层舱底很不安全,因为通常客舱都是双层底舱。

二次大战后,中联轮船公司出资买下了太平轮,并从1948年开始往返上海至基隆,到1949年元旦后沉没为止,共完成了两岸间35趟航次。

太平轮为何会沉没?除了由于操作上的严重失误,撞上了货船建元轮的直接外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载。因为,这次太平轮发船日期是农历小年夜,是年关前最后一班船驶往台湾。不少人是希望到台湾与家人团聚,或是为了躲避战火,到台湾寻求过安逸的生活,因此,大家都争相想挤上船。而太平轮限定卖出的船票只有508张,但这点数量可怜的船票怎能应对汹涌的“赴台潮”。而且,当时因战火纷飞,时势紧张,钞票面值狂贬,轮船公司根本不认形同废纸的金圆券。只有用金条才能换船票,而且价格暴涨,一张船票竟高达20根金条!即便如此,太平轮的船票依然是一票难求。但凭人情关系加上足够的真金白银,许多人还是挤上了太平轮。据事后中联公司在上海地方法院的证据表明,包括太平轮本身124名船员和旅客508位,再加上无票旅客,船上总人数已在千人之上。

除了搭客,还要载货。船上有往来行商为台湾迪化街商铺准备的中药材、铁丝、洋钉、小五金;北京永宝斋的玉器、古董、名人字画等;《东南日报》社全套的印刷设备、油墨、白报纸、资料重达100多吨;而政府机关的公文案犊:光国民党党史资料就装了180箱;中央银行秘书处国库局的档案也装了18大箱,每个箱子要用8个壮汉才能抬得动。据称:船上还装了银洋200多箱,最糟糕的是船上载上了钢材600多吨……因此,船身吃水很深,船体倾斜。有位姓施的女士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我看到船都歪了,不敢上船了,就把船票卖了。”她无意中却躲过一劫。

沉没

1949年的“太平轮大海难”

1949年1月27日,上海黄浦码头万头攒动,挤满了逃难与迁徙的人群。从岸边望去,竟看不见黄浦江水。吹着寒风,人们提着大包小包,挤着登船。有人身上缠着金条,用力想跳上船,但金子太重了,人一下子就扑通一声落入水里,沉了下去。一千多名旅客除了有铺位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就把过道、通路都塞满了,连有些台阶也挤坐着几个人,谁也动弹不得。

原定下午2时开船,就因等着装货,而一再推迟开船时间。就在旅客们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下午6时18分太平轮终于起锚,拖着沉重的船身,在夕阳的阳光里,缓慢地离港。一千多名旅客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看着黄浦江外滩上的灯火慢慢地消失在天际线上,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场死亡之旅!

为了赶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1月5日新发布的水上宵禁令所限定的时间——每日下午6时至翌日上午6时之前,赶出吴淞口。太平轮开足马力,加大航速,而且不开灯,不鸣笛,取近道,走捷径,左扭右拐,在水面上匆匆画出了一条非正规的航路,如此一来,果然奏效,天黑后,轮船已抵近吴淞口。

当晚,星斗满天,海面风平浪静,远处间尚能看到点点渔火。于是,太平轮船长杨某越发麻木放任,继续要求保持大马力高速挺进。为了把延误开船的时间补回来,他竟选择了一条暗礁多、水道窄的近路。

这时,许多乘客在船上也当在家那样,过上了小年夜:三五成群喝酒、猜拳作乐,或是聚在一起打起了麻将和扑克,以及海阔天空般地闲聊……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却唯独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毫不觉察。

船刚行至吴淞口,船上的大副二副们却去喝酒、赌钱,而理应接班的三副却未到岗,驾驶舱竟然轮空,这为灾难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船长也不知去了哪里!出事时,驾驶舱竟然无人值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海面上,太平轮连桅杆上的信号灯也未点燃。以至于在深夜11时45分时,太平轮与满载煤炭与木材的建元轮成直角猛烈地相撞,五分钟后,建元轮下沉了,几个船员跳上了太平轮避难。而一声巨响,令太平轮全船旅客从梦中惊醒,不少人要求船长迅速靠岸。这时,他还认为自己的船大,没有危险。但还是命令太平轮加速向右方岸边驶去,希望靠近岸边,意图搁浅。

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两船相撞几分钟之后,路过事发海域的盛京轮在收到建元轮发出的求救信号后,立即驶近,并询问太平轮是否需要救援时,太平轮杨船长给出的回复,却是“一切都好”。收到这一信号后,盛京轮随后开走,太平轮也由此万劫不复!

仅仅几分钟后,船长就接到了“下舱进水严重”的急报,这是由于太平轮本就超载严重,被撞击后更是船体倾钭,在歪歪扭扭地开出不到20分钟后,海水已经汹涌灌入整个船舱,轰然一声,锅炉被炸毁!顿时,全船的人无不惊慌失措,奔跑着,呼喊救命!瞬间,太平轮就沉没在舟山市嵊泗县白节岛附近的海城。后已遭救的王兆兰在船下沉的时候,用力抓紧弟弟妹妹的手。这时,她看到远处的母亲冲她喊道:“带好弟弟妹妹啊!”这是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王兆兰还来不及看母亲一眼,妹妹巳被海浪冲走了,母亲也即刻消失在眼前……

落海时,人们是看见什么,就抓什么。有的只是抓住块小木板,根本经不住人的重量。还有人抓到个铁柄子,结果沉得更快了。

灾难之后

1949年的“太平轮大海难”

凄厉黑夜,海面寒风刺骨,四周都是凄惨的哀号,冰冷的海水侵蚀身骨,一些人趴在木箱上沉浮,温度越降越低,夜晚显得是那么漫长,许多人渐渐撑不住了,沉入了水中。遇难求生,本该互助,可有人拿着枪逼迫别人让出木板。有人划着救生艇,却见死不救。

这时,只见一堆堆珠宝首饰、佛像牌位以及一个个大木箱在随波逐浪。海面上到处漂着尸体,有人抓着死尸往上浮,尸体死相狰狞,活人死人揽在一起,随海浪上下起伏,惨不忍睹。死者不少是国民党高官、有名望和富商级的人物,包括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珏之父等。其中还有一位则是谍战电视剧《潜伏》中我党地下特工余则成的原型——红色特工张汉。他是在前往台湾执行上级命令的途中,遭遇太平轮海难,不幸牺牲。

事后,上海法院判中联轮船赔偿,但因当时战乱流离,赔偿金额又属天文数字。而太平轮的保险是向上海华泰保险公司投保,出事后,这家保险公司立刻宣布倒闭。于是所有的赔偿,全部由中联公司自己负责。无奈之下,该公司结束营运,旗下另外两艘轮船被铁链锁在高雄港,最后全部锈烂,此事遂不了了之。

65年后,以此为历史背景、由我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影片《太平轮》上映,使这一惨绝人寰的特大海难事件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