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工人们在那次大火灾中唯一的逃生通道是一个狭窄的安全出口和一台只能容纳12人的电梯。19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市华盛顿广场三角内衣工厂高楼发生火灾,导致146人死亡。

19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市华盛顿广场三角内衣工厂高楼发生火灾,导致146人死亡。

3月26日《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的标题特别的长,有24个单词:“146名男女工人死于内衣厂大火;被困华盛顿广场大楼高层;街上尸横遍地;楼内堆尸如山”。标题的下面是这样一段导语:“位于格林尼街与华盛顿广场拐角处的十层大楼中有三层昨天焚毁。大火中146名年轻的男女工人——其中至少125个姑娘——被烧死或者在跳到楼下的人行道上时摔死”。

这次惨祸原来是可以避免的。原来,厂房内的门紧锁,造成想逃生的工人没能逃出去。当时, 这家纽约曼哈顿的血汗工厂的工人都是十几岁的,不会说英语的移民女孩,她们一天工作12个小时,生产女式衬衫和内衣。而工人们在那次大火灾中唯一的逃生通道是一个狭窄的安全出口和一台只能容纳12人的电梯。

在火灾中,唯一的一台电梯已彻底损坏。厂房内部的两个楼梯走道,一个被锁住了,另一个楼梯走道尽头的门只能向内开。也许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工厂负责人麦克斯.布兰克和艾萨克.哈里斯忽略了工厂里必须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法律规定,也无视其它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场发生在人们的眼前,被众多纽约人目击的大火唤醒了纽约的良心,也震动了全美国,并且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社会改革。

新法规规定:所有的门在上班时间都不能上锁;如果公司在离地的高度拥有25人以上,就要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角内衣厂的女孩只有27桶救命水,而今管理工作场所环境的法律有很多。其中补充了帮助人们在火灾中逃生的规定。法律规定,必需有多种安全出口、畅通无阻的防火安全门以及没有障碍的通道。建筑物中必须保留消防设备。更高楼层必需配备消防喷头和便携式灭火器。必须教育员工,让所有的员工都接受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走火通道和消防演习的培训。还必需书写并张贴疏散计划,必须提供书面防火计划。所有具有火灾隐患或含有可能引发火灾化学品的设备都必须经常维护和控制。美国劳工部把这套标准归类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标准。

1911年的三角内衣厂火灾改变了企业的政府监管。在这场火灾之前,政府自认为没有立法权而远离企业监管。火灾发生之后,政府无法回避地制定了保护工人的法律。纽约立法机构制订了安全法,美国其它各州也就照着做了。

三角工厂的事件后来被写进美国高中历史教材中,成为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生命的价值重于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