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事业单位如火如荼地推进改革,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所制定的总体目标的时间点2020年越来越近了。职称评审一直以来是作为事业单位职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提高职称关于自己在事业单位的一个待遇,现如今改革,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将可以客观并且公正的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有时间去深挖自己的技术专业。你认为按职称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加工资好呢?

我感觉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职称加工资较好或者说职称对工资增长的影响比例大,而教师按照工龄加工资较好或者说工龄对工资增加的影响比例大。

1.选拔作用强。不管什么类型的事业单位,职称相对还是相对稀少的,所以越往上走竞争越大。由于稀少,所以能力强、表现好的先提拔,一旦有人占了这个位置,则职称会变得更少,这使得没评上职称的人更努力的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在晋升渠道有限的前提下,增加职称对工资影响程度,会对激励干部队伍有很好的作用。

2.目标导向强。职称对工资影响大的话,很多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早日评上职称。大家为了评职称知道干什么不干什么,比如写论文、参与课题等等。

1.影响主业。评职称写论文等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很多人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工作,这就违背了职称设立的初衷。尤其是教师队伍,不按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算工资,而主要以职称算工资,使得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参与一些没有必要的活动,搞得精疲力尽,哪还有多余的精力教学。

2.评上大吉。很多人把职称当作目标,评上了万事大吉了,工作激情大幅减退。然后新人再为了评职称而努力,评上了接着又缩减工作热情。这种恶性循环是极其不利于工作的。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的职称与提拔相似,所以应该增加职称对工资的影响,来提高工作积极性。教师队伍的主责主业就是教书育人,要大幅降低职称对工资的影响,而提高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工龄)的比例,相信受益的将是更多的孩子。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参与讨论,分享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