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长征之谜:风尘仆仆 谁拍摄红军唯一电影资料?

斯诺与毛泽东

写下作品传扬世界 国民党和日本人都来询问 罗斯福考虑与中共合作———

长征期间,外界对红军的真相很难了解。长征结束后几个月,一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的报道集突然震动了西方,销售量为当时世界所罕见。舆论界称,这本书“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以及他当时的夫人海伦,为报道红军长征的真相做出了巨大努力。

宋庆龄写介绍信 斯诺进入陕甘苏区

美国记者斯诺生长于小印刷厂厂主家庭,从小听从父亲“挣钱就得劳动”的教诲,经常在周末做送报工并利用暑假到铁路公司当勤杂员。斯诺21岁大学毕业后,理想是在30岁之前积攒一笔钱,再悠闲地从事研究和写作。他于1928年来到上海,看到了惊人的苦难,也同宋庆龄等进步的中国人成了朋友。他决定留下来,以写作来帮助他们,结果在华住了13年。

斯诺来华后,遇到了一个同样以好奇心来华旅游,并想实现文学梦的美国姑娘海伦,二人结成了夫妻。后来他们夫妇到北平任教,并帮助当地的学生运动,发出了报道“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宝贵报道和摄影作品,受到了国际新闻界的重视。

1936年初,斯诺得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想前去采访一下这些被国民党说成“赤匪”的队伍。为使苏区不视自己为“间谍”,他专门到上海找宋庆龄,请她给中共中央写了介绍信。美英几家新闻机构提供了采访费用及摄影器材。1936年6月,由“红色牧师”董健吾护送,斯诺与医生马海德到达西安,再由张学良的东北军掩护,进入陕北苏区的中心保安(今改为志丹)县城。

毛泽东的“我”和“我们”

进入由几百眼破窑洞构成,满目风尘和荒凉的小城保安,斯诺遇到一个留着茂密胡子的消瘦红军将领,用英语对他说:“我叫周恩来,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没有关系。任何一个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接着,斯诺见到了当时还不为世界所了解的毛泽东,马上为这位年长自己14岁,“阅历却比我丰富不知道多少倍”的领袖所吸引,并为他身上的魅力所感染,从此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有着晚间工作习惯的毛泽东,曾花费了几个长夜向斯诺讲述从幼年到革命后的人生历程,这一谈话记录成为毛泽东最完整的自传体资料。在听讲述时,细心的斯诺有了一个重要发现——在谈到创建红军时期以前的经历时,毛泽东基本用“我”这第一人称介绍情况;谈到红军的斗争时,毛泽东却改用“我们”这一群体性自称。从这一称呼的改变,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奋斗经历已经与整个红军融为一体。

纪录片成为红军唯一的电影资料

红军在各个苏区奋战时,缺乏摄影器材和洗印设备。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李克农是唯一背照相机的人,拍下几个胶卷。到了陕北后没有条件冲洗,后来带到八路军驻贵阳办事处时,又因国民党查抄而遗失。斯诺带来照相机和16毫米小型电影摄影机,拍下了大量照片和几盘电影胶片,留下了红军历史上唯一的电影资料。

到达陕北后,斯诺看到刚经过长征的红军战士终日唱着歌豪迈地走向战场,人们在贫瘠的陕北地区实现了男女平权、免费教育。尽管红军和苏区民众生活简朴,却人人待遇平等,没有乞丐也没有腐败现象。斯诺感到红军和苏区群众是当时中国最自由和最充满活力的人,便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切。斯诺还穿上红军的军装,跟随彭德怀指挥的西方野战军前往陇东和宁夏。他骑着战马奔赴前线,在敌机低空轰鸣扫射、大队骑兵卷起漫天烟尘的前线,看到了红军的战斗场景,采访了大批干部、战士和群众。

日本人和国民党都找他来打听

斯诺在陕甘宁地区采访了四个月,离开陕北时已感恋恋不舍,觉得自己已成为“赤匪”中的一员。回到北平的寓所,他以满腔热情写下了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几个月后此书在美英出版,马上创造了销售纪录,还传到几十个国家。全世界由此知道了在苦难落后的中国内部,还存在一个朝气蓬勃的红色区域,还有一支刚经过长征的无畏红军。

听说斯诺进入受到严密封锁的陕甘苏区,日本情报机构马上派人来询问,着重探听此行是否经过国民党当局允许,因为这意味着国共关系已发生变化。国民党当局派人询问的重点,则是什么人帮助他进入陕北苏区。斯诺的回答很简单──“我是从蒙古草原自己进去的,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试一试”。

不久斯诺的妻子也来到陕北

斯诺秘密离开陕北苏区去西安时,红军三大主力实现会师结束了长征。他没有采访到这一伟大事件,也未能见到朱德等领导人,回北平后深感遗憾。斯诺当时的妻子海伦(后改名尼姆·韦尔斯)提出想去陕北采访,得到丈夫的赞同。海伦到达西安后,同中共组织秘密接上了关系,终于到达了延安。

得知海伦到达,毛泽东和朱德马上会见了她,随后又进行了几次长谈,首次向外国记者系统介绍了红军十年的奋斗历史。海伦第一次体验到“大家同吃一个碗里菜,一年到头友好得像一家人”的同志式生活,感到非常兴奋。她换上红军服装,采访了几十名将领,又着重了解了参加过长征的女同志的情况。她拍下的一些照片和采访到的情况,补充到《红星照耀中国》之中。

书的力量: 罗斯福想接触中共 白求恩毅然来中国

陕北的生活对这位美国女人来说是很艰苦的,海伦因饮食住宿不适应和患痢疾,在四个月里体重减轻了10公斤,虽然虚弱不堪但仍坚持了下来。1937年9月她离开陕北,随后又根据自己的采访写下了《续西行漫记》一书。她本人后来也感叹,这部书语言平淡。该书未能引起太大的轰动,却仍是后人的重要参考资料。

美国总统罗斯福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后,从长远战略利益考虑,开始产生与中共接触的念头。斯诺夫妇回国时,罗斯福还专门请他们到白宫长谈,详细询问了中国的情况。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白求恩读到这本书后,对毛泽东和红军长征充满了敬佩感,不久便不顾一切危险来华支援中国的革命事业。

《红星照耀中国》用英文写作和出版后,随即被国内进步人士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此书改用中性书名《西行漫记》,不少书商还用了假封皮。

点评:一人入陕北 世界知红军

斯诺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看到了经过长征的红军后,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斯诺是进入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用西方人的笔法写作,自称是在做“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其作品更易于被接受。那些对国民党长期的歪曲宣传感到厌恶的西方媒体,出于好奇也大量出版了斯诺的真实报道,使得红军的事迹得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其实,斯诺在书中的政治观点很鲜明,《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也说明了他对未来中国前途的估计。《西行漫记》畅销的本身,也显示出红军长征对当时人们的巨大吸引力。

来源:法制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