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学生到了学校就去见先生,先生问他对子对出来没有,他便把父亲的话告诉先生。第二天,学生到了学校就去见先生,先生问他对子对出来没有,他便把父亲的话告诉先生。

文章:黄火兴编《梅水风光——客家民间文学精选集》

改诗教懒人

从前,有个后生,因为天灾饥荒,逼不得已偶然出外乞食。但久而久之,竟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即使灾荒过去,仍以乞讨度日。他还自以为得意,特地在伯公亭里用火炭写了一首打油诗:日食千家饭,夜睡伯公亭;不管天下事,快活一生人。

碰巧(怎知俺遂对),这诗给他本家一个叔公认出来了,叔公有心要引他回头,便在每句后面加了两个字。一天,这后生又来到伯公亭,见他的“杰作”竟被变样了:

日食千家饭—不饱;

夜睡伯公亭—蚊叼;

不管天下事—无能;

快活一生人—孤老!

当他念到最后一句时,心里猛一震,幅然醒悟:“对啊,老再这样下去,还不是终归当孤老吗!?”从此,浪子回头,变懒惰为勤劳。

五月节的事

旧时小孩入私垫读书,家长都要给先生送点礼物。有个孩子因家穷拿不出礼物,不敢去上学。他父亲教他:“你就对先生说,我现在拿不出礼物给您,到五月节时,我家宰了猪再请您来吃饭!”小孩很高兴,去到私塾便将这话原原本本告诉先生。

从此后,那教书先生天天盼着五月节。但怎料,五月节都过了很久,还不见这家长请他去吃饭,老师又拉不下斯文去问,想了想,便对那学生道:“我出个对子给你对,明天拿来见我。”学生一看对子写的是:“汉朝三杰,张良韩信郭子仪”。他一时对不出,晚上便请教其父亲。他父亲颇通文墨,一看这对子便讥笑道:“这先生真是烂屎不通,汉朝三杰,明明是张良韩信萧何,郭子仪是唐朝人物!”……

第二天,学生到了学校就去见先生,先生问他对子对出来没有,他便把父亲的话告诉先生。先生一听,笑道:“你爸就是这样的人,历朝历代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五月节的事就忘了!”

学生回去又把先生的话告诉父亲,其父这才恍然大悟:不是先生不通,而是自己说话不算数哇。第二天,他赶快叫孩子送两斤猪肉给先生,补上一个礼。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从此后,那教书先生天天盼着五月节。但怎料,五月节都过了很久,还不见这家长请他去吃饭,老师又拉不下斯文去问,想了想,便对那学生道:“我出个对子给你对,明天拿来见我。”学生一看对子写的是:“汉朝三杰,张良韩信郭子仪”。他一时对不出,晚上便请教其父亲。他父亲颇通文墨,一看这对子便讥笑道:“这先生真是烂屎不通,汉朝三杰,明明是张良韩信萧何,郭子仪是唐朝人物!”……

第二天,学生到了学校就去见先生,先生问他对子对出来没有,他便把父亲的话告诉先生。先生一听,笑道:“你爸就是这样的人,历朝历代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五月节的事就忘了!”

学生回去又把先生的话告诉父亲,其父这才恍然大悟:不是先生不通,而是自己说话不算数哇。第二天,他赶快叫孩子送两斤猪肉给先生,补上一个礼。

来源:梅州电台新闻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