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的你》自10.25上映后,不到3天,票房已达5亿。电影、角色、演员、情节、导演、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目前豆瓣超过25万人评分,8.5分。

包括心疼陈念、少年的你结局、曾国祥 原著只看了一遍、魏莱 未来、易烊千玺一口吃掉棉花糖、周冬雨素妆封面、少年的你结局、少年的你后遗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迎修订、周冬雨哭戏、少年的你花絮、易烊千玺经历了什么等。

这部电影火了。来细说一下其中的热点吧。01原著融梗

尽管融梗的话题,在热搜上并未与电影少年的你产生强关联,但在知乎上有一定的舆情状况。

但改编的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有可能融了东野圭吾两本书中的情节。融梗意为采用相同的情节。包括在原著中小北高智商犯罪和陈念遭受校园暴力等情节。

在无法获得除了情节对比调色盘以外的支持情况下,话题的讨论反倒倒戈到对观影的人要求承担责任。认为是有观影的人支持,才倒推到演员、资本、原著作者的线上,形成抄袭的循环。

融梗、抄袭这个话题在于可以出对比,让人一看就知道。但又很难从被抄袭的作者、鉴定机构、抄袭的作品等各方面综合进行界定。

在电影热点以后,此类话题可以说是热点的衍生话题,会被拿出来讨论,往往在这种时候才会被观影者看到。因为经过了电影的一次传播,由此而生的衍生话题才会受到大量关注。

小说创作到剧本创作,再到电影创作,过程是很长的。

导演曾国祥的回应是“原著自己只看了一遍,就放在一边,至于东野圭吾的那本(小说)真的没有读过。”

关于界定电影《少年的你》原著抄袭、融梗的片方官方回应,有后续的话会继续跟进。02细节

《少年的你》上映后,有很多细节被发掘了。

比如,陈念家的栏杆下水泥缝中长出白色的小雏菊。还给了特写,我看的时候想,这地方环境应该不错,连花都能长出来。

我以为象征的是夹缝里生命也可以生长得漂亮而美丽。看其他说法是小北给绑上去的。完全没注意到这点啊。

陈念的鞋子换过几次,她的脚和鞋子也有很多的特写。

一开始是很脏的白球鞋。

遇见小北以后,白球鞋也洗干净了,挂在晾衣服的绳子上。我想,为什么要把鞋子也洗干净呢,不是很麻烦吗,一晚上能干吗之类的。

但体现出来的感觉就是把陈念在学校受到的不好的东西洗掉了吧。当然,看起来是舒服了很多。

当陈念考完高考,从考场走出来。走在一个人行天桥上,她的鞋有一个特写。

变成了一双帆布鞋,中间有一条亮黄色的纹路。

大约是暗示她终于走出了学校的阴霾,走到了有光的地方吧。

结局时,她穿的鞋也有特写。

是一双小皮鞋,看起来质感还不错,保养的很好。暗示她的生活状态很不错。

这鞋的不同特写,代表了陈念的三个时期。

第一是白球鞋,鞋底很薄,布为主,容易脏。主要在影片的开头和中间,陈念在受到欺凌和仍然承受欺凌危机的时候。

白球鞋的洗干净证明了她的忧郁心情被整理干净,但学校环境的未改变和鞋的未改变,仍然会导致白球鞋再度变脏。

在小北家时,陈念穿小北的人字拖也有两个特写。

一个是她第一次去,脚趾呈现出的紧张状态。一次是她颇为放松的穿着那双鞋。呈现她和小北的关系、信任度,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是有底的帆布鞋,一条亮黄色纹路。主要在陈念考完高考后出现的特写。

有底的帆布鞋,从底上比白球鞋高。虽然还是很便宜、常见的款式,却更能保护。

这个时候,陈念的处境变好了。欺凌的危机和高考的紧张都已经度过,她逐渐对生活有了底气。

第三是皮鞋,质感良好。在影片结局时出现的特写。

说明陈念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不错的提升,她在逐渐的呈现出与收入水平相符合的体面状态。神情放松,成为一个有保护能力的人。

鞋的变化,呈现的是陈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的变化,从被保护到保护别人,主要还是要心里有了那份底气和能力。

《少年的你》在陈念的鞋这个细节的打磨和表达,我觉得是合理且到位的。镜头的特写很好的辅助了情节对角色心理和反应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