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比分析法?

上面这张图表是一个常见的柱状图,而柱状图的作用在于直观对比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

上面这张柱状图是针对9月份各渠道获客统计的一个对比分析图表,针对各渠道的下载量、访问量、注册量进行对比。

对比要点一:对比建立在同一标准维度上

在这张图中,首先要关注到的对比要点是各项数据的对比要基于同一维度。这张图是针对9月份的渠道推广效果的对比统计,9月份就是第一个对比标准,也就是时间维度。

在时间维度下,后续对比的结果都是基于这个标准产生的,也就是在9月份这个时间范围内的数据对比,并不能用10月份的数据与这个图表中的数据对比。当然,除了时间维度,也可以使用空间维度,例如渠道A在1-12月每月的数据对比。无论用什么维度,对比要建立在一个大的标准下。

对比要点二:拆分出相关影响因素

在时间这个大维度下,我们对各渠道的获客效果进行了拆分,也就是将获客效果衡量分为了访问量、下载量和注册量。这三个维度的数据作为判断渠道获客的标准,从对比中找出各渠道的优劣。

例如通过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渠道A的访问量最高,渠道B的下载量最高,渠道A的注册量最高,那么这样的对比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能够看到,渠道A从访问到下载的流失比较严重,渠道B从下载到注册的流失比较严重,而渠道C在访问量、下载量都低于其他渠道的基础上,渠道C的注册量与渠道A并没有相差太多。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渠道C的获客效果更好,为了印证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在影响因素中再加入渠道投放花费这个维度,如果渠道A的高访问是因为高花费,渠道C的低访问是因为低花费,那么基本可以印证这个假设。

对比要点三:各项数据对比需要建立数据标准

在这张图中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渠道B的下载量比访问量还要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在这张图表中加入了一个中间标准数据,对各项数据进行了一次标准换算。假设访问量的真实数据为1万是,标准数据为1,下载量的真实数据为1千时,标准数据为1,注册量的真实数据为100时,标准数据为1.

经过标准数据的换算,我们将各项数据放在一张图表上时,对比的差异化会更明显。

so,现在明白对比分析法要怎么做了么?

对比分析法的维度可以分为同比、环比、定基比等不同的对比方法:

同比:例如去年9月与今年9月的对比,同比一般被看做是基于相同数据维度的时间同期对比,也可以看做基于时间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比,例如相同的营销活动在不同的渠道投放所带来的转化数据,也可以看做是同比。

环比:例如9月份与8月份数据的对比,这是从时间维度的对比,也可以以周期性维度对比,例如第一阶段推广投放了10个渠道,第二阶段推广投放了15个渠道,那么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环比上涨还是下降,进而找出数据变化的原因。

定基比:定基比是指针对一个基准数据的对比,例如在各推广渠道中,渠道B与渠道A相比,渠道C与渠道A相比,而两者的比值是渠道B与渠道C的定基比。

对比分析在于看出基于相同数据标准下,由其他影响因素所导致的数据差异,而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差异后进一步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优化的方法。

|内容来源: 诸葛io数据教练 版权归其所有 头条号-袁帅论道转载发布 侵权告知删除

【头条号-袁帅论道】运营者:袁帅,互联网数据分析运营实践者,新社汇平台联合创始人,微会动平台创始人,【静花缘·梦回古道】精品民宿小院线上运营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专家。PMP项目管理师,网络营销师,SEM搜索引擎营销师,SEO工程师,认证数据分析师,永洪数据科学研究院MVP,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认证: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畅销书《互联网销售宝典》联合出品人之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