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三姐妹都有一段不凡的婚姻,大姐宋霭龄嫁给财富巨头孔祥熙,二姐宋庆龄成为国母(孙中山之妻),最小的宋美龄则嫁给了叱咤风云的蒋介石。

宋家看似已经因为女儿整体实力大大的上升,但最后却因为女婿们各自利益和政见的不同出现了亲情裂缝。

宋庆龄临去世时非常想见自己多年未见的妹妹,但宋美龄却冷冷的拒绝只表示信已经收到,为何宋美龄在亲情面前如此绝情呢?


三姐妹中关系最好的应该就是宋庆龄和宋美龄,二人在幼时有过一起留学美国的经历,身在异乡再加上年龄的相近使她们的身心更加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当时便成了无话不谈的人。

回国以后,宋庆龄接替了姐姐宋霭龄的职务,成为了孙中山身边的秘书。宋庆龄在逆境中给孙中山陪伴,在顺境中给孙中山意见,孙中山的领袖气概也让宋庆龄着迷,很快二人便相恋了。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恋爱得到了宋父的坚决反对,孙中山是宋父的一个朋友,他二人年龄相仿,宋父以断绝关系相威胁,但坠入爱河的宋庆龄还是嫁给了孙中山。


宋庆龄曾说:“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渊博,我从他那里都能学到很多。我们更像是老师和学生。我对他的感情就像一个忠实的学生”。

家人不理解不接受,这也使宋庆龄的心中留下了遗憾,而宋美龄则是宋庆龄遗憾的填补者,只有她支持姐姐的婚姻,这也使宋美龄在宋庆龄心中有了不同的地位。

时光飞逝,小十年过去,蒋介石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他想要一个“名分”,想和宋家攀上关系,所以他对宋美龄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宋美龄在犹豫,大姐宋霭龄十分支持,而二姐宋庆龄却是十分的反对。大姐爱财,她希望家族的地位更加稳固希望企业更加的兴盛,在不和平的年代她只能找到自己的支撑力量,而明日之星蒋介石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宋庆龄则是关心自己的小妹,她觉得蒋介石的追求别有用心,而且蒋介石的作风不好,有妻子还有养在外面的情人,宋庆龄关心宋美龄,不想让她淌这趟浑水。

宋庆龄对宋美龄才是真正的姐妹之情,宋霭龄的亲情已经掺杂了大量的杂质。


宋美龄最后还是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也确实越来越风生水起。孙中山病逝,宋庆龄的支柱消失,但宋庆龄仍然坚持丈夫的新三民主义,仍然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蒋介石和海外强国联手,把共_产_党当成了自己的一号敌人,开始绞杀共_产 _党。宋庆龄的小家和宋美龄的小家出现了政治上的隔阂,但她们的小家代表着国家甚至国际间的两种不同利益,所以二人只能避嫌,关系疏远了很多。

这一阶段的宋美龄因为利益关系和大姐宋霭龄关系比较亲近,孔宋蒋也成为了最声名显赫的大家族。

虽然政见和所处的阵营不同,但是宋庆龄和宋美龄两姐妹不光没有反目成仇,而且都在默默的保护着对方。

蒋介石的势力大,他视宋庆龄为眼中钉肉中刺,宋庆龄甚少在共_产_党党内活动,却直接对接了共产国际,这让蒋介石很是忌惮,甚至多次都想除掉宋庆龄。


宋美龄则是立马出来维护了姐姐,多次警告蒋介石不能伤害于他。蒋介石身边的戴笠想要制造绯闻来诬陷宋庆龄,也让宋美龄当着蒋介石呢面狠狠的警告和斥责了一番。

宋庆龄对妹妹没有诋毁,更多的仍然是赞美。在国共联合抗日的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走到了一起,宋庆龄和宋美龄也有了更多的交流。

面对外国或者本国记者的采访,宋庆龄总是对宋美龄在蒋介石身边的作用和宋美龄在国际上为中国做的贡献大夸特夸(宋美龄是当时中国的“宣传大使”,在国际展现了日本在中国的恶行,使国际对于中日战争的舆论有了翻转,为中国赢来了很多的物资和支持)。

和平的时间很短暂,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国共两党便又有了冲突,姐妹二人的交流也随之减少。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宋美龄跟随丈夫一起去了台湾,从此和姐姐更是交流更是变少,姐妹二人都“默契”的没有出席宋家长子宋子文的葬礼。

宋庆龄晚年病重时十分想念妹妹,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便给妹妹写了一封信想要一聚,甚至安排好了妹妹的住处。但宋美龄只回了四个字“信收到了”。

但是在宋庆龄看不见的背后宋美龄也是十分煎熬,她得知姐姐病重的消息以后哭了一晚上,还给大陆发过电报,让他们把宋庆龄送到医疗技术相对发达的纽约去医治。


宋庆龄去世以后宋美龄和蒋经国说自己不会参加姐姐的葬礼“骨肉虽亲,大道为重”,她不想因为自己破坏大陆和台_湾的隔离状态,只是对着姐姐的画册看了好几天,然后好好保存了起来。

姐妹二人的遗嘱十分的相同,她们都想和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合葬在一起。看似华丽的婚姻和丈夫的背后却是至亲的分离,宋美龄宋庆龄本是平凡的的知心姐妹,和政治挂钩也许也是她们对家人一辈子的愧疚。

(文/历史漫谈君·半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