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建筑面积达到183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连续5年夺得全国单盘销冠的项目,惊人的数据让花果园被业界称为“中国第一神盘”。据《中国经营报》,花果园项目经过近八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20余栋楼宇,容积率6.8。宏立城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花果园常住人口达到40万,日均人口流量达到100万人次。

花果园网红“酒店一栋楼”

2010年,贵州宏立城集团启动了总投资300亿元的花果园彭家湾改造项目。短平快的开发模式、轰炸式的营销模式使得花果园一度成为很多开发商学习的对象。一名熟悉贵阳市场的房地产策划人士介绍道:“高峰时期,花果园是有专门接待同行和媒体的团队的。那时候,人一拨一拨地从全国各地来参观、考察,特别震撼。”

花果园的开发历程,是伴随着掌声与骂声的。花果园超大的体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贵阳房价的作用,然而当开发接近尾声,住宅陆续交付之后,其在规划与管理上的缺憾例如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等问题正在逐渐显露。

在花果园投资了一套房的小吴告诉记者,“当时买这套房的时候,真的以为是CBD的。最后,就是香港的公租房。很庆幸,是投资不是自住。” 业主小许告诉记者:“我们家收楼后都没有去装修,租给了一家公司堆放物料。物业没人管也不会管,几十万人,哪里管得过来?”

“主要还是配套跟不上。这么大的社区,公共设施、公共交通,还有商家以及住户之间的相互影响,都很容易引起矛盾。就像垃圾处理,花果园一开始也是没有建好专门的转运站,一旦堆积起来,住户肯定苦不堪言。”一名贵阳本地的房地产策划人士表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