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拥有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由于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或木结构,火势难以控制,使得这座古建筑遭遇重创,哥特式的尖顶在人们的惊呼中轰然倒塌。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一直被认为是法国和巴黎的象征,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轰动世界后,这里更加声名遐迩,每年有1300多万人前来参观。同样,这一世界性的建筑被损毁,引爆了大家的社交圈和头条圈。

今日头条平台数据显示,巴黎圣母院起火事件发生后,热度指数一度飙升,高达3000万。在事件发生后的3天时间内,头条号创作者累计发文超过3500篇,阅读量超过3500万,评论量高达80万条。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起火事件在头条上的热度趋势变化

传媒君整理了与“巴黎圣母院起火”相关的Top 3文章,分别为:

@英国英鸟 巴黎圣母院大火中竟然显现耶稣影像?网友:我们都看到了!

@陕西都市快报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塔尖坍塌。(视频)

@头条问答 演员牛莉、丛珊、孙茜为巴黎圣母院火灾发声,引发众多网友质疑,你如何评价?

这3篇内容的阅读量在头条号上并不能归于大爆款的序列。但只要是和巴黎圣母院大火主尖塔和部分屋顶倒塌有关,无论图文还是小视频,评论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头条用户在评论中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有人为文明瑰宝痛惜,也有人以爱国之名为之叫好。

以下摘自部分头条用户的评论: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以“巴黎圣母院起火“事件阅读量Top10文章为样本的热词分析发现,“圆明园”、“爱国”等关键词在这场事件中的确充当了重要角色,其讨论热度远高于巴黎圣母院独特景致“玫瑰花窗”。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数据显示,在巴黎圣母院起火前,“圆明园”一词在头条的热度指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大火后,“圆明园”的热度趋势在4月16日、17日高居不下。并且在后续讨论中,长尾效应明显。

巴黎圣母院起火网友吵翻天,八十万条评论背后网友争论的究竟是什么?

巴黎圣母院起火后,“圆明园“一词的头条热度趋势变化

有网友表示这是因果报应,并以此质疑那些叹惋世界文明被大火损毁的用户。双方在头条号上掀起了一场上升为民族情感的大讨论。在头条问答中,头条用户为该不该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哭泣”乃至捐款,回答超过7000多条。

在网友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处于舆论漩涡的主角@圆明园遗址公园 头条号发布《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彰显大国风范,引来网友的一致叫好。

最后,传媒君引用@央视网 谈及圣母院起火的文章《记住耻辱 放下仇恨》中的两段话作为结语:

“那些拿因果报应来说事的人,其实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文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管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它们都凝聚着艺术工匠们的智慧结晶。如今巴黎圣母院被焚毁,不仅仅是巴黎人民、法国人民的损失,更是全世界人类的损失。从今往后,巴黎圣母院的倩影将只能永远留在到过此处人们的脑海与相片中。

文明需要人们铭记,历史也需要人们铭记,不能用某些幌子来遮盖历史,但也不应该打着历史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情绪。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前行。爱国没有错,但请保持理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