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此,宋江和公孙胜一起去了趟紫虚观去求教了罗真人,虽说《水浒传》是一部江湖豪杰混搭长枪袍带书,但是这部书中也存在一些类似于《封神演义》里的道术邪法,书中虽然没有妖魔鬼怪,却存在一个实力近仙之人,此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罗道人。当初,公孙胜在被戴宗和李逵请回梁山破高唐州时,这是水泊梁山开始壮大的开始,梁山团队武战有卢俊义、林冲、关胜、杨志、武松、花荣等人,谋士有吴用、朱武。

相信很多人对《水浒传》这个故事并不会陌生,武松在景阳冈醉酒打死斑斓猛虎名扬天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更是让人啧啧称奇,武都头醉打蒋门神伸张正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除暴安良。可纵使这样的两位好汉却也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不得不让人感叹权奸当道的大宋已经到了乌七八糟摇摇欲坠的地步了。

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众位好汉,后来接受了大宋的招安沦为朝廷的鹰犬,最后落得一个“ 兔死狗烹”的结局,这让很多书迷倍感惋惜。水泊梁山拥兵近十万,战将上百位,虽不足以攻城夺地争天下,但要保一境平安来养兵以待天时,这却是绰绰有余的。可接替晁盖当上梁山之主的宋江却一心想着招安,在他的主导下最终梁山好汉走上了一条荆棘满地的不归路。

一、宋江曾面对辽国的高官厚禄犹豫难决

在原著中,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后去平辽,这其实是朝廷的“以毒攻毒”之计,梁山泊兵败被灭,这样朝廷就消除了心腹之患,如果梁山人马平辽成功这也就解了朝廷的边关之危。宋江在平辽战事连连获胜,大辽国主看到梁山队伍兵强马壮有点锐不可当,这时大辽决定用高官厚禄来收服这支精锐之师。

宋江也看出朝廷虽然招安了梁山人马,却一直心有芥蒂不肯真正接纳自己和手下这帮弟兄,大辽国主此时抛出橄榄枝,说宋江一点都不动心这是不可能的。朝廷派宋江去平辽只给了招讨使这样的虚职,而大辽给出的是镇国大将军兼领辽兵大元帅,宋江在两难之际选择了暂且罢兵不战慢慢思量。

为此,宋江和公孙胜一起去了趟紫虚观去求教了罗真人,虽说《水浒传》是一部江湖豪杰混搭长枪袍带书,但是这部书中也存在一些类似于《封神演义》里的道术邪法,书中虽然没有妖魔鬼怪,却存在一个实力近仙之人,此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罗道人。

二、如果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近妖,那么《水浒传》里的罗道人便是近仙

罗道人原名叫做罗澄,他不仅长得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实际上他的确有许多高能的仙术妙方,您并没有看错,罗道人所展示出的能力就是真真正正的仙术,而并非是江湖把戏。如果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近妖,那么《水浒传》里的罗道人就是近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逵和戴宗去请入云龙公孙胜时,因为罗道人一开始不肯放公孙胜下山,李逵大怒趁着夜色偷偷潜入紫虚观,一斧子下去把罗道人劈的首项分离白血横溢,临走时又被一个青衣童子拦住,李逵又一斧子把童子砍杀。结果第二天李逵和戴宗再去紫云观时,他看到罗道人安然无恙,李逵心中大为惊骇。原来罗道人用了个分身法,李逵当时砍烂的不过是两个葫芦而已。

如果是罗道人只会分身法不足以说明他是近仙之人,那么下面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罗道人的道行深浅了。我们都知道戴宗有神行术,把甲马绑在腿上可以日行八百里,在古代来说这个速度堪比千里马。可这种速度在罗道人面前不值一提,罗道人用三个手帕变作三朵云彩片,他可以把公孙胜、戴宗、李逵用腾云驾雾之法,片刻之间就将他们从二仙山送至千里之外的高唐州。

罗道人为了教训一下李逵,原著中写道:“把手一招喝声:“去!”一阵恶风,把李逵吹入云端里。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

看过《封神演义》的书友对于“黄巾力士”应该不会陌生,能遣使黄巾力士的人一般都是金仙级的人物,而《水浒传》里的罗道人也会遣使黄巾力士,故此说罗道人是近仙之人已经是比较保守的说法了。三、梁山好汉里公孙胜不一定武功最高,但他却是最厉害的角色

从公孙胜的实力也可以看出罗道人的道行很深,罗道人传给公孙胜天罡五雷正法,公孙胜这才在高唐州打败会妖术邪法的高廉。后来,公孙胜又破了乔道清的神兵法,这两人又掐诀念咒施展五龙斗法,最终公孙胜以麈尾化大鹏碾压五龙缠斗获胜。

虽然公孙胜不是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武功最高的,但是公孙胜却实实在在是梁山好汉里最厉害的角色,因为公孙胜却有呼风唤雨的法术。另外,公孙胜还有着能掐会算的本事,可以说他识天时知人心,懂地利晓进退。

宋江在宋辽之间做选择时请教了罗道人,他得到了八句谶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

个人的理解是“忠心者少”指的是朝廷奸佞当道,“义气者稀”指的是梁山好汉并非铁板一块,如果不是宋江以死相逼,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安的。“幽燕功毕,明月虚辉”指的是平辽功成,表面上风光无限厥功甚伟,实际上不会得到朝廷的重用。“始逢冬暮,鸿雁分飞”,腊有腊月之意,“冬暮”对应“方腊”,从开始征方腊开始,梁山好汉会“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宋江在吴地因反诗一案入了梁山,最后会死在楚地,加官进爵之时便是无常扣门归去之时。

相信这八句谶语宋江应该让公孙胜参详过,而公孙胜应该也看出其中的玄机。宋江在大辽和大宋之间选择了大宋,平大辽、灭王庆后的宋江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当方腊在南方作乱时,梁山大军自然就会再度被朝廷征调去灭火,方腊不比大辽和王庆,方腊是很强大的创业团队战斗力非凡,水泊梁山的水浇灭了方腊的大火,想必这一汪水也就接近枯竭了。

四、公孙胜的功成身退之时,这便是水泊梁山开始散架的开始

故此,公孙胜在宋江在平辽灭王庆进京献俘时便请辞归隐了,公孙胜的离去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逐渐散架的开始。当初,公孙胜在被戴宗和李逵请回梁山破高唐州时,这是水泊梁山开始壮大的开始,梁山团队武战有卢俊义、林冲、关胜、杨志、武松、花荣等人,谋士有吴用、朱武。而有大局观的公孙胜谋略与术法一流,他才让梁山队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保障。

虽然吴用和朱武都是善谋之人,但是他都不如公孙胜识天机、晓局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公孙胜跟随一个近仙的罗道人学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本事,公孙胜其实是影响水泊梁山兴衰的关键人物。

公孙胜第一次离开梁山团队,梁山之主晁盖攻打曽头市身死,这才有了宋江上位承接大位。公孙胜第二次离开梁山团队,宋江攻打方腊十分的吃力,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很快就开始出现折损。

公孙胜第一次选择离开,很可能是他知道一山不容二虎,宋江和晁盖对于招安于否的愿景不同,早晚必然会出事,所以公孙胜才早早地选择了离开。公孙胜第二次选择离开,他知道征方腊成功后面临“飞鸟尽良弓藏”,征方腊失败会白白成为这个腐朽朝廷的牺牲品。

通过公孙胜这个人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事高低很重要,一个人的谋略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是识大局、知进退。俗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犹豫不决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然而,如果一味地横冲直撞看不清局势不知进退的,最后只会被撞得伤痕累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