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于姜齐贤开展的在晋察冀军区实行的大规模培训医疗救护人员的活动,以及让广大官兵了解简易的战地救护知识,为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和日伪军作战中,负伤的战士们在第一时间迅速得到救治。姜齐贤没有片刻耽误,立即率领白衣战士,带上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迅速奔向前线阵地,设立战地救护设施,准备迎接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八路军第115师官兵。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的9月下旬,姜齐贤接到命令,命令的简要内容为,八路军第115师将于平型关一线发动对一部日军的伏击战,要求姜齐贤立刻率领八路军总部后方医院部分医术精湛的医生赶赴平型关。
[开国少将姜齐贤]
姜齐贤没有片刻耽误,立即率领白衣战士,带上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迅速奔向前线阵地,设立战地救护设施,准备迎接在战斗中英勇负伤的八路军第115师官兵。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参加抗战后打的第一仗,也是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仗。当时,敌我双方相互攻击的激烈程度,给八路军造成的伤亡无疑是非常巨大的。面临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一个又一个伤员,姜齐贤和他的战友们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抢救伤员之中,积极依靠简陋的医疗条件给伤员包扎和手术。
经过姜齐贤和战友们的精心治疗,他们把很多负伤的战友们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尤其是救护及时,使得要实施截肢手术的官兵保住了手臂和腿部,待康复后又能生龙活虎的投入到抗日战场杀敌立功。仅仅平型关战场这一仗。姜齐贤和战友们成功救治了400多名伤员。正因为姜齐贤和战友们舍生忘死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第115师首长们的赞许。
当然,从以上救治的伤员数字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军队和日军作战时的惨烈程度是何等的惊人,第115师打的还是伏击战,就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更何况当时国民党军与日军正面对抗,其牺牲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由此,也使中国军队能够进一步正确、理性的认识自己的实力,那种对日作战的速胜论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很快就被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所代替,可见伟人遇见之英明。
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的1941年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以及东南亚战场取得的巨大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军大本营加速灭亡中国的步伐。尤其对活跃在日军自以为安全稳定的大后方的八路军建立的各个根据地,无法容忍,发起了一次又一残酷的大扫荡。也在这一年的4月,姜齐贤接到命令来到晋察冀军区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
[为群众救治的八路军军医]
姜齐贤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后,针对日伪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各种物资,特别是药品和医疗器械实行了严格的封锁,再加上日伪军频繁的对晋察冀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的大扫荡,给晋察冀根据地的生存带来非常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多更好的打击对根据地进行扫荡的日伪军,摆脱日益艰难的局面。晋察冀军区的各个部队或主动向日伪军进攻,或以转移突围到日伪军外线作战的方式同日伪军周旋。但是,无论处于怎样的情况下,都必须与凶恶的日伪军发生战斗。
晋察冀军区的各个部队每次和日伪军战斗,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负伤的官兵。当时,摆在姜齐贤面前的是这样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作为主管晋察冀军区卫生保障的主要负责人,却天天面临着医药奇缺,更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的现象。
负伤的伤病员们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无法得到救治,发生感染甚至造成死亡。姜齐贤和卫生部的白衣战士们竟然束手无策,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这让姜齐贤内心非常焦虑。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得姜齐贤感到,既然自己作为负责晋察冀军区卫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就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决不能让受伤的官兵们以这种方式死去,那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种侮辱。
于是,姜齐贤积极向晋察冀军区领导提出建议,自此,只要是晋察冀军区的部队攻占敌人据点,或者设伏打击日伪军的辎重运输后,对所有的药品必须上交至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统一归口管理和发放,使药品和医疗器械都要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其次,姜齐贤考虑到在八路军很多野战部队里注重于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和部队的思想建设,强调革命军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各个部队必须建立一定规模的战地救护系统,保证在和日伪军作战过程时负伤的战士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护,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姜齐贤还根据部队作战频繁,不能进行固定场所的教学模式,可以创办一个刊物,主要登载简易战地救护知识,让全体官兵能够看得懂,会操作。
姜齐贤的意见很快被晋察冀军区的领导批准,并在晋察冀军区所辖范围内立即组织执行。经过大规模的培训,特别是通过油印刊物上刊登一些一学就会的简易战地救护知识,发放到一线连队后,让晋察冀军区的官兵们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对日伪军作战要勇猛无比,当然也要认识到一旦在战场上受伤,除了拥有顽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伤痛,及时救治也是非常必要的。
得益于姜齐贤开展的在晋察冀军区实行的大规模培训医疗救护人员的活动,以及让广大官兵了解简易的战地救护知识,为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和日伪军作战中,负伤的战士们在第一时间迅速得到救治。
[白求恩给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做手术]
避免错误的救治办法给受伤官兵造成的二次伤害,让很多受伤的官兵从死神的手里挣脱回来,更减少了伤残的发生,有力的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姜齐贤这一开创性的医疗工作方法,得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好评。
1943年,伴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样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晋察冀根据地始终处在日伪军的严密包围之中,特别是每天都会有战斗发生。不可避免的很多战斗结束后,被流弹打死的各种野生动物,以及尚未发现没有及时掩埋的日伪军尸体腐烂后污染水源,对根据地部分区域带来了诸如痢疾及其他瘟疫。
姜齐贤接到这样的汇报,马上带领晋察冀军区的医疗专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村落,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并且姜齐贤还召集当地有经验的民间郎中共同研究抗击这些疫情的好办法,同时,从晋察冀军区个战地医院抽调业务能力精湛的军医深入疫区,具体指导当地如何抗击疫情的具体措施,以此确保根据地人民的生命健康。
不仅如此,他要求已经非常紧张的野战医院,都要挤出一些药品,包括医疗设备和器械,支援根据地人民抗击疫情。正因为姜齐贤措施得当,指挥有力,把无数的乡亲们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进一步巩固了晋察冀根据地的军民鱼水情。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