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末是张艺谋和第一任妻子肖华在1983年所生,曾学习建筑的她在父亲的建议下改学电影,也说明了父亲对她寄予的厚望。回国后,张艺谋向同甘共苦的妻子肖华提出离婚,当时,两人的女儿末末只有7岁不到,女儿末末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4月2日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70岁生日,妻子陈婷准时送上祝福:“在剧组的劳模,生日快乐,P个图,假装在一起。”

因为张艺谋此时此刻在剧组拍戏,陈婷于是P了这样一张照片,把自己和三个孩子及张艺谋P在了一张照片上,假装全家一起庆生,图片的左下角可还特意P上了一碗长寿面。

在图片上可以看到,蛋糕是特意为张导准备的,形状是十分有特点的打板图案,张艺谋切蛋糕的样子看上去很是开心。

陈婷是张艺谋的第二任妻子,给张艺谋生下了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长子张壹男去年3月在上海电影节获得了3项大奖。当时身为母亲的陈婷发文称赞孩子:“儿子和同学们的电影在上海学生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爸爸感概,我38岁才得第一个奖,儿子不到十八就拿奖了,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啊!”

很多网友都表示张艺谋虎父无犬子,其实,张艺谋能干的孩子可不止张壹男,还有一个已经37岁的长女也是一样厉害。张末是张艺谋和第一任妻子肖华在1983年所生,曾学习建筑的她在父亲的建议下改学电影,也说明了父亲对她寄予的厚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张艺谋的长女张末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她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张末究竟有多能干。

01 出生学霸家庭

张末曾在采访中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学霸,这从母亲肖华的书中可以看出,“我从小学二年级加入少先队以来,就一直担任少先队的中队长、大队长和班干部。”

此时的张艺谋和肖华一样也是学霸,“张艺谋和班上的其他同学有很明显的不同。他少年老成,不苟言笑。说话、走路、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完全不像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是班上的学习尖子,而且不偏科,各门功课都很好。”

在肖华姐夫王涤寰的帮忙下,找了著名老画家白雪石先生举荐,28岁的张艺谋才能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启程前,和肖华领取了结婚证,“为了表示他不变心的态度”。

肖华三次为张艺谋放弃了读书的机会。第一次是因为张艺谋反对,“你和你的同学们朝夕相处,共同语言多了,不由得你不变……”,第二次则是在恢复高考后,她因为对张艺谋的承诺,又一次放弃了上学的机会。第三次是女儿末末出生后,她为了照顾末末放弃了去参加考试。

肖华这样谈和张艺谋的感情,“我和张艺谋的友谊与爱情,从一九六五年学生时代开始,到一九八七年,整整二十二个年头。”

02 张艺谋曾是女儿奴

张艺谋大学快毕业时,肖华怀孕了,1983年3月31日生下了女儿。当时,《一个和八个》摄制组正式成立,张艺谋是摄影。

女儿的名字是张艺谋和同事们讨论得出的,导演张军钊说:“今天是四月一日,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干事业了,就要走向不平凡了。三月三十一日是我们大伙平凡生活的最末一天,就叫张末吧。”

张末四十天的时候因为突发高烧住院,当时张艺谋趁《一个和八个》从河北外景地转往宁夏外景地的途中回来探望母女俩,担心女儿的张艺谋在给妻子的来信中嘱咐:“你这些天,一定要看管好末末,不要让她在我回家期间再生病!”

因为《一个和八个》的成功,张艺谋对自己在电影方面更有了信心,他决定做一名出色的导演,每次回来探亲,张艺谋都很不舍得家人,还给不到一岁的女儿末末买气球。

在外出拍片期间,摄制组会经常给大家发罐头补充营养,而张艺谋都不舍得吃,一到放假时候就给女儿末末带回来。此时,肖华也调到了西影,一家人还分到了一套一间半的房子。

03 张艺谋和巩俐的相识

1987年,张艺谋开始拍摄电影《红高粱》,肖华想带女儿去探班被拒绝了,“你们还是不要来了,天气热,这里条件不好,工作也紧张,无法照顾你们,而且我也不愿意别人有什么看法。”

《红高粱》的女主角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就是之后大名鼎鼎的影后巩俐,在肖华给张艺谋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一封信,让肖华整个人都呆住了,“信劈头第一句:“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

张艺谋并没有解释这封信,还责怪肖华把这件事告诉女演员的男朋友,“是不是你把那些事告诉了她的男朋友?”女儿末末也经历了父母为这件事的争吵,问妈妈肖华:“爸爸为什么和你吵架?”

张艺谋凭借《红高粱》在中国电影圈崭露头角,1988年,《红高粱》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女主角巩俐也因此在很多年的时间里,都和导演张艺谋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回国后,张艺谋向同甘共苦的妻子肖华提出离婚,当时,两人的女儿末末只有7岁不到,女儿末末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据港媒报道,张末曾在美国学习期间接受了媒体采访,“爸爸妈妈结婚时,爸爸什么都没有,因为有妈妈给他全力支持,爸爸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爸爸和巩俐在一起的日子,我还不太懂事,但我至今也不清楚,像巩俐这样的大明星,她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为什么要扼杀我们父女接触的一切机会呢?”这是作为女儿对父亲的怨恨。

04 末末长大,改行导演

由于父母离婚的原因,张末从小个性独立、有主见,初中毕业后,张艺谋将女儿送往纽约读书。开始张末并没有从事电影,而是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建筑系,因为她很喜欢画画和艺术,这一点也和母亲肖华有关系。

直到大三实习时,张末发现建筑行业和自己想象的相差很大,于是她第一次给父亲张艺谋打电话,张艺谋建议她可以考虑一下电影,于是喜欢电影的张末选择了改行。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父亲张艺谋对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有了父亲的鼓励,她决心大胆尝试。在李安导演的推荐下,张末考取了全美排名第二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编剧导演专业研究生,张末开始跟随父亲的脚步。

对于张末的转型,父亲张艺谋很开心,“我父亲很高兴,因为他就是拍电影的,当他听我愿意做这一行的时候,就觉得挺好的,咱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了。确实也是这样的,自从选了这一行之后,帮到他更多,我们之间的沟通更通顺。”

张艺谋对女儿说:“你再怎么拍,估计也达不到我的成就,所以你就按自己的路走吧。”也是父亲的这番话让张末放下了包袱。2008年8月,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女儿转学导演系,他希望“女承父业”,“所以我鼓励她回中国来。”

2009年,26岁的张末学成归国,在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担任剪辑师、字幕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之后,她曾在《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中担任副导演、剪辑师、字幕师等工作,辅助父亲的同时也给自己打了基础。

05 父女间消除隔阂

2016年,张末独立执导爱情喜剧电影《28岁未成年》,并在第二年凭借此片获得“第十届中国银幕风云榜”年度新人导演奖。

在张末拿奖后,有媒体采访问张艺谋的感受,“这个我觉得真的是个巧合,我在这里拿奖,她在长春有一个最佳处女作,也是很高兴,替她高兴,我还给她打电话,她说时间太紧了不知道能不能去,我说你去一趟,这个机会很好,我说我都没有拿过这个奖,因为我的处女作是直接拿的另外的奖,那就一辈子没有这个处女作的机会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其实在我和我女儿身上,也好像体现了这种传承。”

张末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小时候对父亲没有恨,只能说是埋怨,她曾问妈妈,为什么别人家有爸爸妈妈,自己为什么没有。可是当发现母亲很为难时,懂事的张末就不再问了。

张末还提到了父母的关系,母亲一直很维护父亲,甚至从不在女儿面前和张艺谋争执,即使离婚后,也不希望女儿和父亲因为夫妻离婚而关系不好,只是告诉女儿父亲一直很爱她。

张艺谋的老搭档张伟平在采访中提到张艺谋和女儿的关系,“艺谋对女儿非常关爱。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记得那是1996年春节前后,艺谋的心情极度不好,我请她和末末到澳大利亚海滨去度假、散心。这也是艺谋和巩俐从相恋到分手的8年间他们父女俩的首次团聚,我看到艺谋脸上终于露出了非常开心的、灿烂的笑容。在度假的日子里,末末生了病,艺谋急得不得了,四处为女儿买药、请医生。这让我感到他对女儿爱得很深。”

结束语

张末在成长阶段曾对巩俐和张艺谋有过怨恨,不过长大后,这种怨恨也不这么强烈了。在201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张末和巩俐冰释前嫌拥抱。

在2016年12月的《长城》首映礼上,张艺谋第一次带着妻子陈婷、与陈婷生的两二一女,还有大女儿张末及女婿一起同时亮相,这也是张艺谋全家的第一次集体亮相红毯。

张末已经不是第一次和陈婷同框,还曾一起拍摄全家福,看得出和比自己年长2岁的继母陈婷关系不错。

如今长大后有了自己家庭的张末相信已经能接受父亲的新家庭,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对张末的母亲肖华感到很遗憾,曾全力支持丈夫事业的女人落得孤单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