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亮剑》原著,才知道为什么后半部不能拍成电视剧的原因。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历史上真的可能曾经发生过,但电视剧没演也不可能的一段故事。

笔者曾经在一次培训中说过:“过去一秒即历史,牛溲马勃皆文化。”咱们今天要讲的,还是历史,

比如李云龙跟孔捷通电话,才知道丁伟为何失踪,孔捷为什么能安然无事。孔捷在电话里跟李云龙发牢骚

:对面是几十个师的特六二(T-62),我手里只有特三四(T-34),要是真打起来,我就只能抱着炸药包去钻履带了。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个人的关系有些微妙:原冀中军区三分区二十八团团长丁伟接任新一团团长,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当了几天被服厂厂长之后成了独立团团长,原独立团团长孔捷被降职为副团长后又升任新二团团长。晋西北铁三角转着圈轮岗,真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亲兄弟明算账。

李云龙从原来的新一团抽调孙德胜当独立团骑兵连长,要支付给丁伟五挺机关枪——丁伟把一个骑兵营都送给了李云龙,但是想要人,却得拿枪来换,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态度。

同样的道理,孔捷想用

五挺九二式重机枪交换和尚魏大勇,李云龙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换!”

有时候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对方吃,有时候又盘算着怎么连对方的鞋子都扒下来。这三个战友在打打闹闹中建立了超越战友和兄弟的感情。


枪林弹雨中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晋西北铁三角,在后来遇到了谁也挡不住的明枪暗箭,这时候就看出什么是真正的袍泽谊、战友情了。

话说那是在四五十年前的一天,一片混乱中,李云龙躲进了医院,每天只能跟老战友在电话里聊天。

李云龙先是跟张万和——原先的后勤部长,后来当上大军区参谋长的那位在电话里互相揭短调侃了一通。当然,李云龙和张万和之间的对话,还是不能复述,咱们还是来看看丁伟为什么失踪,以及孔捷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孔捷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晋西北铁三角中,这个貌似粗豪的大汉最内秀,丁伟和李云龙曾经取笑说他有当政委的潜质。但是这个内秀的人这时候也压不住火了:“老李,我越想越不对,当年小鬼子和老蒋出几万大洋买到的脑袋,让自己人给干掉了……”

李云龙反倒是有点替他担心了:“老孔,说话注意点儿,我可不想看着你倒霉,咱们当年的老伙计没剩几个啦,你要出点儿事,我连个能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了。”


李云龙岔开话题,询问北方边境局势。这才勾起了孔捷的抱怨:“对方陈兵百万,光坦克师就几十个。说实话,真要打过来,我这个军只能支撑几天。不怕你笑话,给我们军装备的坦克还是特三四呢,二战时的破玩意儿。国境线那边可是清一色的特六二。真要干起来,只好像咱们当年那样抱着炸药包往上冲了。”

这时候孔捷跟李云龙都开始佩服丁伟当年的先见之明了,看过《亮剑》电视剧的读者诸君也一定会记得丁伟的毕业论文。此时孔捷面临的情况跟丁伟当年预见的情况一模一样:“这家伙是个人物,有预见性,有大战略思想。你琢磨琢磨,现在咱们的北线防御、兵力和装备部署和他当年的设想几乎一样。当年的假设敌人现在可成了真正的敌人,你不得不佩服丁伟的战略预见性和勇气。”


这时候就看出孔捷是个细心人了,丁伟消失这么多年,神经大条的李云龙茫然不知,倒是孔捷托人打听到了丁伟的消息,而这个消息等于宣告了丁伟的失踪:“听说是坐了几年牢,职务一撸到底,回大别山种地去了。我托人去找过,啥消息也没有。”

丁伟之所以失踪,熟知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也是一位硬骨头,虽然挨电视剧里的首长的骂最多,也不是一直跟着首长,但是却坚决不肯对首长落井下石,好像还跟自己的老上级公开唱反调,这才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好多年。


最后孔捷给李云龙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李云龙下定决心把自己和赵刚两家的六个孩子托付给孔捷。

要不怎么说晋西北铁三角中就数孔捷聪明呢,当丁伟李云龙身处漩涡之中的时候,孔捷看似面临敌人大兵压境战事一触即发,但是对面的枪炮远不如身后的暗箭危险,所以孔捷很安全:“老子这里是大军压境,一线防御靠我撑着呢,一般没人敢找我的麻烦,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要是没有孔捷,赵刚和李云龙的六个孩子,也就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少将一群大校上校了。从赵刚和李云龙的不幸和孔捷的“幸运”中,读者诸君是否会琢磨出一些人生道理?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我们可以不讨论,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趣:赵刚有三子一女赵山、赵高(有文化的赵刚怎么给儿子取了这样一个倒霉名字)、赵水、赵长,李云龙两个儿子李健、李康(看来是李云龙赢了田雨,没有叫特特的),谁会是最后回到故居的那个少将呢?

这个问题,咱们有时间的话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讨,李云龙管教赵家山高水长和李家健康的故事更轻松一点,因为《亮剑》后半部太过沉重,笔者的稿子删掉了将近一半,才相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