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一提的是,韩信临终前提到的蒯通,后来被刘邦派人抓起来,判处了死刑。”韩信就是那个为刘邦攻破敌国的谋士,他最终确实没有什么好下场。

古人常说,最毒不过帝王心,皇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狠心的一种人。比如一直被后人称赞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上位之前发动玄武门事变,狠心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从父亲李渊手中强行夺走权力。明朝皇帝朱元璋,上位之后大肆屠戮功臣,杀得手下人心惶惶。还有清朝时期的雍正皇帝,他通过九子夺嫡赢得大权后,将曾经跟自己敌对的兄弟们,陆续关押起来,至死都不愿意放出。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曾杀害过一些功臣,淮阴侯韩信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他能征善战,被后人尊称为的兵圣,“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秦朝末年,韩信为反抗秦朝的暴政,投靠到了实力相对强大的项羽手下。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都没有得到重用。最终,韩信一怒之下,逃到刘邦手下,成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
那时候,韩信因为身份低微,一直不为人知,在底层做着相对普通的工作。后来他被人牵连,成为死刑犯。怕死是人类的本能,大部分人在临死前都会非常惊恐。有些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甚至会害怕得露出令人鄙夷的丑陋姿态。比如,曾经是日本战犯田中军吉,被人抓到国际法庭审判的时候,就被吓得面如土色,大小便失禁。可韩信却没有这样,他亲眼目睹同案的十三人被人处斩,却没有露出半点害怕的神色。
轮到韩信行刑的时候,他举目仰视盯着滕公夏侯婴质问说,汉王不是想要得到天下吗?为何要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韩信这个人不一般,于是就亲自做主将他释放,交谈一番后,韩信靠着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夏侯婴的赏识。如果韩信没有这种胆色和能力话,肯定没有办法躲过这一次死劫。经过几番周折,韩信最终得到了刘邦的重视。楚汉战争爆发后,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
他为刘邦制定汉中对策,在垓下之战中围歼楚军逼死项羽。总的来说,刘邦最终能够平定天下,韩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这世上有句话叫“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就是那个为刘邦攻破敌国的谋士,他最终确实没有什么好下场。韩信后来因参与谋反,被萧何骗进皇宫成了阶下囚。不久之后,萧何让人把韩信捆绑起来,送到长乐宫的钟室杀掉。
兵圣韩信被残忍杀害后,刘邦的反应耐人寻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在这段历史记录中,用“且喜且怜”写出了刘邦对韩信之死的反应。也就是说,刘邦对韩信的死,有一定的欢喜和庆幸,也有一定的怜悯之情。欢喜是因为自己少了一个心腹大患,怜悯则是因为他对韩信有一定的感情。
毕竟,韩信早年曾多次跟着刘邦出生入死。不过总的来说,刘邦对韩信的死亡,应该是“喜”大于“怜”。值得一提的是,韩信临终前提到的蒯通,后来被刘邦派人抓起来,判处了死刑。不过,这个蒯通能言善辩,他在临终前说了一番话,正好说到了刘邦的心坎里面。最终,蒯通侥幸躲过一劫,被刘邦赦免了死刑。韩信被杀害后,其家人也没有幸免于难,被汉朝诛灭了三族。这种刑罚对韩信来说,确实有些沉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