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战结束后,我们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此时施济美还很年轻,父亲希望她能够成家,也曾数次为她挑选如意郎君,别人也会热心地帮她介绍朋友,但她都一一拒绝,她用自己对恋人一如既往的爱,度过了余生的30年。但虽说如此,不幸福的婚姻依旧还有很多,比如说今天要说的她,她19岁痛失恋人,为证明爱情,余生30载,她拒绝恋爱、拒绝婚姻,直至49岁不堪忍受折磨,含泪自尽。

民国时期,女子的身份和待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们不仅有了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还有了恋爱的自由。但虽说如此,不幸福的婚姻依旧还有很多,比如说今天要说的她,她19岁痛失恋人,为证明爱情,余生30载,她拒绝恋爱、拒绝婚姻,直至49岁不堪忍受折磨,含泪自尽。

她叫施济美,民国著名才女,也是“东吴系女作家”一代领军人物。1920年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她的父亲是顾维钧的得力助手,可见其家里生活条件很是富裕。她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论是教育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十分优渥。

小姑娘渐渐长大,15岁时她跟随父亲到了上海,并到了培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在校期间她认识了一个女孩,名叫俞昭明,志趣相投的二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之后通过好友,她认识了其弟弟余允明。

年轻人的爱情总是来得很快,他们亦是如此,难得的是,俞昭明对他们的恋情也很是赞同,之后关系不错的三人相约考上了东吴大学。

但此时正值1937年,国内一片战乱,抗日战争也终于爆发了,余允明也因此改到武汉大学读书,战乱时代的异地恋,一对蜜里调油的恋人却只能靠书信互寄思念。余允明一直投身在爱国事业当中,在一次轰炸中他不幸身亡。闻之噩耗的施济美痛不欲生,她一直都不肯相信,自己与恋人天人永隔了,这一年她才19岁。

都说时间能够让人忘记一切悲痛,但她却一直没能释怀,她忘不了自己的爱人,也放不下对他的思念。她知道,与自己一样悲痛的便只有余允明的父母了,但余家父母并不知此噩耗,她便代替恋人给家中写信,余家父母免于了悲痛,她却沉寂在一封封悲痛的信中。

抗战结束后,我们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此时施济美还很年轻,父亲希望她能够成家,也曾数次为她挑选如意郎君,别人也会热心地帮她介绍朋友,但她都一一拒绝,她用自己对恋人一如既往的爱,度过了余生的30年。

最后的她是一名老师,在上海一所学校任职,但在1968年的5月8日,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她不堪忍受折磨,与一名同事相约含泪自尽,就这样,她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了49岁这一年。

她用孤寂而又充满爱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生活虽瞬息万变,但爱可以是恒古且不变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