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退位诏书》,长久以来很多人对于退位诏书理解有偏差,实际上退位诏书是有法律效应的,规定清朝只是退位但不是灭亡,只要不在中国进行实际统治,就还能在紫禁城内当皇帝。简单来说就是将清政府的实际权力给剥夺了,只剩下皇帝这个空壳。他们还是能够得到皇亲贵族应有的待遇。这就造成满清欲孽动不动就想来个复辟,所以冯玉祥在1924年直接带兵逼宫,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溥仪投靠了日本人,在日本的坑蒙拐骗之下,在1925和婉容和淑妃文绣一起离开了北京来到天津张园并且随后搬进了静园。皇上毕竟是皇上,即便在天津也要别人伺候,身边的人开始在民间找一些丫鬟,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张娟的丫头。她来到静园之后,从事最基本的打杂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伺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不可能想到自己的主人居然是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溥仪在天津的住所:静园
后来因为比较聪明伶俐,眼里有活,直接提拔她到皇后婉容的身边成为近侍。婉容对下人非常好,完全是大家闺秀的作风,却没有大家闺秀的脾气。张娟在皇后身边本来如履薄冰,但是婉容的平易近人让她心中非常感动。一旦自己得到好吃的东西,婉容一定会带回去给她品尝,时间一长两人好的就像是姐妹一样。后来婉容离开了天津,送给张娟一串珍珠项链作礼物,两人从此一别不曾见面。
张娟回到自己河北老家之后,每次与别人闲谈,总是会非常自豪的说自己曾经伺候过皇后娘娘。别人问她:”皇后长什么样子呀?“她会将婉容非常美好的描绘出来,一直强调她可真是个好人,每次说起这句话脸上止不住的笑,心中还很得意。平常时不时的也会拿出婉容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把玩,时间一晃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张娟已经有两个孩子,因为当时人人都想做生意,老人的孩子想做生意但是家中没钱,就想把老人的珍珠项链给卖了。老人不同意,但是两个孩子遇到困难作为母亲要是不管定是不忍心的。于是她就让孩子带到古玩市场看一下,去了一次之后就被文物局的专家发现了,专家来了家中,发现项链上还刻着“内务府督造”的字样,这绝对是宫里的东西。当时社会上兴起考古热,专家觉得这个项链的考古价值非常高,于是就告诉老人,希望他上交用作研究。但是被老人拒绝了,对于她来说本来就不忍心卖,这是婉容留给她最后的东西。现在还让上交就更是不可能的。最终在老人去世后,孩子们将这个项链给卖了,使其流入了文物市场。而老人的这段故事也随着老人埋到了地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