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1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

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即将成为历史,2019年1月14日之后,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预付卡公司和一些面向C端账户的支付巨头而言,不啻于一次行业巨大变革。

再见!备付金利息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的支付机构,通过客户备付金可以赚取利息,只要吸纳足够多的客户备付金,就可以容易地赚取利差。从某个程度上讲,这个利差空间甚至比许多银行产品的利差空间还高。

为什么高?一家支付公司的高层表示,按照今年7月份的数据测算,全行业的备付金总额将近1万亿。即便是二线的支付机构,备付金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至50亿,可获得的利息也较多。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因为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益,都是按照日均资金沉淀量,并根据协议存款的方式计算的。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的利息利率也就越高。

协议存款的利率盛传是1.6%左右,但实际上因为金额大,常常上升到年化3%左右,高的甚至可以达到4%以上。由此算来,即便是二线支付机构,一年在银行获得备付金利息也有1亿以上,远比外界估算的要高。

话语权大大降低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各大支付机构失去了备付金的利息收入的同时,更让人担心的是,与银行合作的话语权将大大降低。无备付金存款,银行配合度下降,手续费也将增加,未来支付行业的各类优惠活动难以为继,大大影响行业创新。再往下游传递,那么,对用户的补贴力度也将大打折扣。

支付行业发展至今,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已经略显乏力,加之今年初还有支付机构因违规挪用备付金,参与高风险的证券类项目,被监管处罚。这或许也间接导致了监管层出台备付金撤销政策。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政策倒逼第三方支付机构认真考虑未来的商业模式,认真考虑自身发展的重点以及未来的利润空间。长远来看,无疑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这也给网联和银联带来一次重大的挑战,它提醒清算机构,应加快技术更新,考验网联和银联能不能承担现在清算的业务量,特别是在“双11”、“双12”等高峰时段。

推动“断直连”全面落地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知情人士表示,都已经100%交存了,备付金账户本就没有了实际用处,所以央行才会下文撤销。但有人明言,此次下发的文件,主要还是给“断直连”的全面落地设置了一个大限。

断直连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过去第三方支付机构绕过银联,自己完成清算工作,这让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因此,监管规定,支付机构受理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必须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央行特急通知!支付巨头躺赚的日子即将结束

随着本次备付金账户的注销、备付金100%交存之后,金融支付领域的合规监管、良性竞争也逐渐步入正轨。

金融服务行业的正规化、专业化,一直是近年来监管层不断推进的重要事务。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龙光金服也在合规的路上不断前行,通过对借款人的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从源头控制风险,也为更广大的客户提供一套更可控、更合规、更完善的金融信息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