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CCTV-10《味道》栏目组走进上溪,拍摄义乌特色美食——上溪牛系列。

《味道》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美食文化类系列节目,每年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期间播出;内容围绕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美食、及美食背后的风俗文化展开;由主持人及美食家、美食爱好者组成"味道调查团"踏遍各地寻找美食,展现各异的饕餮美食,有趣的民风民俗。

上溪牛系列,是义乌地方特色美食。相传: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上溪和云门村等邻村就有几个杀牛场。上溪的开贵嫂等几位老太太把牛场的牛血、散丁及牛内脏买来,烧起来当点心卖。牛血汤烹饪时须用纯牛肉汤,另加成条的牛血和散丁及牛内脏,再佐以生姜、红辣椒、盐(不能用酱油)等,营养丰富,口味醇美。当地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夏吃牛血汤,出汗不口干;冬吃牛血汤,夜间不撒尿。”勤劳智慧的上溪人不甘于牛血汤的单一吃法,渐渐发展为牛系列,并形成了特色。

一大早,就来到屠宰场,挑选活牛。

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溪镇关胡村,录制现场。

制作“牛系列”程序复杂,工艺考究,考验技术。

师傅技术娴熟,庖丁解牛。

牛杂汤味美与否,均以汤汁取胜,“熬”中见长。新鲜的牛肉牛骨加上少许生姜去腥,先猛火煮沸,继之文火煨炖,熬上六七个小时,牛肉牛骨的味道才会慢慢渗出,这样熬出来的汤汁最为纯正和地道,即便不加任何其他配料,原汁原味的汤汁也足够鲜香浓郁。

历经六个小时的熬制,终于出锅啦!

先来合个影。

浓汤看着很清爽,汤面上飘着几片蒜叶和辣椒,往下捞内容可丰富了,牛血、牛百叶及牛散丁,汤飘着浓浓的香气,牛肉的香味令人垂涎。

牛杂汤浓香扑鼻,色泽美观,入口后质嫩味美,醇而不腥,辣而不燥,只觉舌尖的味蕾轻盈地舞蹈,颊间的余香裹着灵魂摇曳,让人温暖至心,回味悠长。

牛舌、牛血、牛肝、牛百叶、牛肺、牛筋、牛蹄等“牛系列”是牛杂汤的真正主角。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一家人团聚,一起吃个团圆饭。

牛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和水溶性营养物,很容易被胃肠吸收,是一种极受欢迎的滋补品。而牛杂汤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效,就像具有补血、明目、清心的牛肝,滋阴壮阳的牛腰,利于消化的牛百叶等都是对人体颇有益处的食材。食用牛杂汤时,除了可以选择口味外,还能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选择食用牛的不同部位。

蘸一点上溪特色的土酱,别有一番滋味。

“上溪牛杂”演绎的味道变幻出独到的韵味并且历久弥新。而这样的发展历程也正符合义乌这座城市的脉搏,杂糅着各方文化,不失本色,与时俱进。

紧张而充实的录制结束了,一起合个影,记录这难忘的一天。

今年国庆节,我们相约CCTV-10,《味道》见!

(内容来源: 义西新城美丽上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