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孩子近视怎么防?跟近视防控指南,学近视防控方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有哪些亮点值得看?哪些近视防控方法要学习?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

(来源:网络)

(一) 关于视力筛查

1、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

《指南》明确,要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2、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一次

《指南》要求,要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如有戴镜)、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视觉健康影响因素评估,有条件地区鼓励增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测量。

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一次。筛查单位应当在筛查结束1个月内,按照筛查技术流程图反馈筛查结果,并提出精准预防近视指导或转诊建议。

(来源:网络)

(二) 关于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1、规范记录检查内容,建立健康档案

《指南》提出,要对0~6岁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定期视力检查,参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记录表》,规范记录检查内容,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情况,增加眼外观、眼位、眼球运动以及屈光发育等内容。

2、确保一人一档

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出近视及其他屈光不正,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屈光状态发展变化,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各年度《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查记录表》等视力健康档案,确保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并与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衔接。

(来源:网络)

(三)近视防控护眼方法

1、发现异样及时告知

孩子要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例如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等症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视力变化情况。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2、认真做眼保健操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做操时注意力集中,闭眼,认真、正确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3、科学用眼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4、创造良好视觉环境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

提供良好的家庭室内照明与采光环境。

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二) 关于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1、规范记录检查内容,建立健康档案

《指南》提出,要对0~6岁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定期视力检查,参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记录表》,规范记录检查内容,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情况,增加眼外观、眼位、眼球运动以及屈光发育等内容。

2、确保一人一档

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出近视及其他屈光不正,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屈光状态发展变化,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各年度《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查记录表》等视力健康档案,确保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并与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衔接。

(来源:网络)

(三)近视防控护眼方法

1、发现异样及时告知

孩子要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例如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等症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视力变化情况。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视力不良。

2、认真做眼保健操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做操时注意力集中,闭眼,认真、正确地按揉穴位等,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3、科学用眼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4、创造良好视觉环境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

提供良好的家庭室内照明与采光环境。

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使其适合孩子身高的变化。

不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等视屏产品。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