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次苏家兄弟与好友佛印结伴同游,佛印随口对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妙在"无""巫"同音,苏辙对答"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也对答"何水能如河水清",果然苏辙更加赞同,认为较自己的更合辙押韵些。而苏家这三位"天人"除了令后人交口称赞的千古之才,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的金坚之情更为人动容,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手足之间的佳话。

宋代诗人郭印曾写诗云:三苏皆天人,著作浩篇简。而苏家这三位"天人"除了令后人交口称赞的千古之才,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的金坚之情更为人动容,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手足之间的佳话。

1. 生活之良伴

既是至亲手足,也是良师益友,这句话便是苏轼与苏辙二人关系的最佳写照。苏家兄弟常共游山水,是生活中的知己和良伴。有一次苏家兄弟与好友佛印结伴同游,佛印随口对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妙在"无""巫"同音,苏辙对答"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也对答"何水能如河水清",果然苏辙更加赞同,认为较自己的更合辙押韵些。苏轼早年在刘巨门下读书时也常做对子,一同窗做"庭松偃盖如醉",另一同窗对"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有客高吟拥鼻",苏辙则对"无人共吃馒头",众人皆大笑不止。文采上彼此欣赏,生活中互为知己,苏氏兄弟的手足之情早已超过了寻常的血脉之情了。

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一对兄弟,非苏轼苏辙莫属!

2. 会诗之佳友

除了生活中的好朋友,苏轼与苏辙还是诗文之友。苏轼一生创作诗词高达两千七百多首,可谓是宋代文学史上一朵熠熠闪光的奇葩,而在这些诗作中,有229次提到了弟弟子由,即苏辙。除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大醉之后"兼怀子由"的,苏轼还在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写诗赠予这位至亲兄弟。苏轼在《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中写道"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以陆机、陆云兄弟比况,希望苏辙仕途通达,胸襟开阔;苏辙奉命出使辽国时,苏轼知他内心屈辱,便鼓励他"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将苏家男儿的豪气带到异国,以震国威;即使是在狱中性命难保之时,苏轼仍不忘"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辙为救兄长,写下了一篇言辞恳切的《为兄轼下狱上书》。这种兄友弟恭的深厚感情最终感动了神宗,苏轼也免得一死。

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一对兄弟,非苏轼苏辙莫属!

3. 文采之拥趸

常言道"文人相轻",苏氏兄弟同为流芳千古的文学家,却是彼此欣赏的一对知己。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则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甚至说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据《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其二人的兄弟之情甚笃,甚至约定"风雨对床眠",共听潇湘夜雨。与二人同时期的曾巩、蔡京等人皆因政见不合闹得不可开交,而苏氏二兄弟俨然是宋史上兄弟和睦的别例。

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一对兄弟,非苏轼苏辙莫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