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张小雷被捕,钱宝网倒闭事件不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P2P网贷的频繁爆雷,行业内的公司似乎也好像回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胡惟庸案时期,官员出门上早朝都要跟妻子孩子哭别,这一别可能就再也不见。出事的官员要么流放要么死刑,而晚上活着回来的则大舒一口气,啊,今天又是平安无事的一天。

然而,P2P行业的集中爆雷并不是一个突发的事件。2017年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下发的57号文件《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时间上规定今年的6月份就是全国所有P2P网贷的“生死大考”的最后期限。然而想法总是美好的,那些不符合资质的平台要么并购重组,要么良性退出(完成兑付之后不再继续经营)。但在现实很骨感,很多的机构并没有选择良性退出或者合并,而是选择了跑路。从想法上或许就是“既然你不让我干了,借新换旧的把戏完不成,跑路兴许还能捞一笔。”甚至还有在跑路之前依然在发新产品的公司。整个行业的公司也基本上都在一条船上,我若出事了你们谁也别想跑!这种犀利的操作也成了一句调侃,“P2P中90%是真骗子,10%是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了骗子”。

有一句话叫“存在即合理。”对于P2P网贷,也要从出借人开始讲。一般个人借钱或者项目融资首先选择的就是银行,毕竟在很多人的眼里贷款还是靠银行。然而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有现金需求,而银行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又不贷给你怎么办。所以个人或者一些需要钱的项目就要想其他的办法把钱筹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借贷需求。于是也有人看到了期间的机会,既然彼此之间有需求,那我来撮合,收点中介费,两全其美。或许开始的时候都是好的,但一个环境只要大家都发现有利可图,人再一多就难免有坏心眼的(这个放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你要吃饭我也要吃饭,你借贷利息高我得比你更高我才有饭吃。然而问题也来了,那么高的利息,我上哪去找项目找人去承担?放眼望去,就房地产吧,房地产火热,资金需求大,不管一线二线还是四五线城市,盖出来就有买单的。你搞我搞大家搞,反正当前没事,有钱赚,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谈。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P2P网贷暴雷在前些年没什么动静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市场有需求,大家发财了弹冠相庆,下次有项目叫上小弟。但好日子并没有持续的太久,地产的热情开始有衰退的迹象,经济增速也有下滑。行业也有自己的周期,不会无止境的上行,自然P2P也不例外,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乱象。

但不得不说,清算来的还是太晚了。投资人或许因为潜在高额的利益而损失了本金,要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代价,但换句话说谁的钱又是大风刮来的?未来一两年或许更多的平台会出现问题,整个行业开始洗牌。但是就算最后清洗的差不多,平台都是安全的。但舆论已经形成,“骗子”的帽子已经被扣上,想摘下帽子往往都不容易。往大了说,即便是未来重归良性,行业的重新发展还会顺利吗?投资人自信心还能树立的起来吗?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人还能如愿以偿接到发展自己事业的“救命钱”吗?对于这种问题,该为此负责的还是这迟到的清算以及不佳的融资环境吧。但为此买单的,还是那些普普通通,想财富增值的投资人。

对于文章的最后,不管是参与P2P的,亦或没有参与的,可别忘了。利字的右边,那是一把刀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