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成初期为吉海铁路总站,后改称八百垅站、黄旗屯站,1985年改名为吉林西站,距今已经整整90年了。1929年5月吉海铁路竣工后,7月再修总站至吉林分站(吉林车站)支线,当年投入运营。

 吉林西站,建于1928年,由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设计,林徽因的丈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为审定者。

  因为岁月 所以芬芳

  出自大家手笔的建筑,必定有一段不平凡的身世。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最终俄国战败,日本取代俄国攫取了中东铁路支线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附属地,改称为南满铁路。1906年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于1907年4月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新奉·吉长铁路协约》,在东北修筑铁路,并强行控制路权。

  为了摆脱日本的控制,从1922年开始,奉系军阀张作霖制订了修筑纵贯东北三省的铁路东、西干线计划。

1926年11月1日,吉林省决议自筑吉海铁路(吉林——海龙朝阳镇),并设立筹办处。次年6月25日,在吉林北山脚下举行开工典礼,时任吉林省省长兼督军的张作相出席开工典礼并讲话。吉海铁路长183.9公里,为东北第一条自建铁路,整个线路跨越四个水系、五座大山,是一条溯河穿山之路,且东北又地处高寒,建设难度可想而知。水泥石料等物资用马车长途转送,钢梁钢轨等重型材料只能从海路运来。但这些并没有吓倒中国人,张作相下令,坚决不购买日本材料,不招用日本工程技术人员,不与日本当局发生关系,所用材料均通过美国钢铁公司代办处和和礼洋行、慎昌洋行代办。日本人横加阻挠,不仅拒绝通过其控制的铁路运输筑路材料,还拒绝在吉林站接轨,最后无奈之下选择黄旗屯为总站。1929年5月吉海铁路竣工后,7月再修总站至吉林分站(吉林车站)支线,当年投入运营。1930年6月30日,沿线各站的道拨房及各项辅助工程全部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吉海铁路完全用中国人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修建,修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于日本人参与修筑的吉长和吉敦两线。吉林总站站舍始建于1928年,当年只是建成票房站舍,1929年续建钟楼,1930年再续建塔亭。主体为方石结构,屋顶为折型木结构,外挂黑灰色琉璃瓦。1959年和1985年曾对屋架结构进行过改修,将屋顶琉璃瓦改为水泥瓦,现为特制的铁瓦。建成初期为吉海铁路总站,后改称八百垅站、黄旗屯站,1985年改名为吉林西站,距今已经整整90年了。

  因为爱情 所以美好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时赴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建筑学。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了西式婚礼后,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

  吉林西站是林徽因回国后的第一个作品,时年24岁。饱受蹂躏的民族,给年轻的林徽因提供了创作灵感。她将站舍设计成不对称形布局,立面组合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富于变化,象征着中国如雄狮初醒:他不接受外来侵略者的奴役,不需要别人恩赐他生活,他要凭着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光明的未来。这是一座有体温的建筑,在寒凝大地的时候,仿佛脉管中的血液在轻轻流淌,流露出高贵的艺术气息。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东北大学严词拒绝了日本提出的“供给经费,照常上课”的要求,毅然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流亡大学。林徽因随梁思成从沈阳回到了北平,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从此再没有回到东北大学的课堂。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也成就斐然,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因为才女 所以文艺

  在吉林西站门口,伫立一块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立碑的时间为2013年3月5日。一进门就发现走廊里的地砖很不一样,是当初建站时铺设的,今天仍是花纹清晰,少有破损。绛红的梅花图案与蓝白相间的碎叶细蕾拼在一起,美得大气雅致,并带着满族风情。据说,整个房子都没有大修过,包括窗户和门,就连门上的铁把手和把手上的小坠都还在。拐入一条两米宽的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照片与文字资料,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解读这栋小楼的历史。

  在一间牌子写着“会议室”的房子里,摆着一张圆桌,里面安装着壁炉,是当年的贵宾室。避开拥挤的人群,达官贵人在这里喝茶聊天,翻看当天的新闻报纸,享受旅行前短暂的美好时光,真是令人羡慕。推开一扇大门,就是候车室了,面积也只有100多平方米。乘客从前门进来,到左边的售票口买票。等火车进了站,从对面进站口检票进站,买票候车进站的烦琐程序在一间屋里完成,很是方便。在地面中心位置,镶有一圈镂空的铁片,呈方形连在一起,足有20多米长。这是候车室取暖用的地热,地下建有锅炉房,那时候就已经采用锅炉集中供暖了。从房子里出来,楼南面右侧有棵大榆树,树前有一个当年车站取水的辘轳井。高高矗立的钟楼是这座建筑的“狮尾”,也是整座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钟楼尖距地面29米,钟楼内有螺旋形木制阶梯,登上楼顶可俯瞰四方,是当年吉林市的地标性建筑。

  这是一个吸引电影胶片的车站,优美的建筑给导演、演员以创造激情。20世纪80年代至今,内地及港台多部影视剧以吉林西站站舍作为外景地,先后有多名影视明星到此拍摄,韩星张东健主演的《2009失去的记忆》也曾在此取景。许多车站职工都充当过群众演员。

  1992年,吉林市人民政府将“吉海铁路总站旧址”列为重点保护单位。2014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中国最文艺的9个火车站”评选结果,吉林西站以平和而高雅的姿态、独特的哥特式建筑设计成为其中之一。

  “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想一段记忆却是永远。”林徽因用她深情笔触留下的吉林西站,现在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物流基地,年发送集装箱10万TEU(标准箱),终日里繁忙。无论是大雪过后的初晴,还是夏风吹拂的黄昏,吉林西站都优雅地挺立在那里,笑迎过往,亦如设计师那美丽深邃的目光,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