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秋十月,丹橘飘香,时下正是柑橘成熟时节,从坡顶远眺,洋县谢村镇回龙村300多亩橘园尽收眼底,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柑橘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回龙村柑橘产业园里,橘农正忙着采摘和装运,场面一片热闹和繁忙。

2015年驻村后,回龙村驻村工作队看到该村大面积荒坡和经济价值不高的柑橘老品种,便及时与村两委商榷,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利用回龙村处于南北方气候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夏无酷署、冬无严寒的优势。当即联系洋县园艺站,对230多亩柑橘进行品种改良,将老品种“大浦、兴津”通过高接换头,改良成“山下红”等新品种,并保留了“冰糖橘”等优势老品种。回龙村借助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政策,在柑橘园建成蓄水池1口,安装给水管道,采用滴管技术解决了灌溉问题。建成柑橘产业园环形道路4条,解决了交通运输问题。对山坡背面的荒地进行了整理和改造,新栽植柑橘70多亩。经过两年的精心管理,柑橘产业园于2017年初现效益,满山的柑橘,遇上了一个好价钱,群众收入达到10000多元/亩。良好的收益为回龙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村民纷纷开荒栽植,产业园规模进一步扩大。

回龙村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生态建园”的理念,采用物理方法消除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柑橘的口感与果品农残安全,并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来村培训指导,大力推广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农民的柑橘种植经验丰富了,有效降低了柑橘的残次率,产量与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19年柑橘又获丰收,加上便利的交通,群众增收明显,柑橘产业实现总收入450万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正实现了“荒坡变金山”。

“产业园在柑橘采摘时节可对户贫困户提供80人/天的务工岗位,每人可获得120-150元不等的日收入。最近柑橘的收购价格在0.7—1.4元左右,每亩实现收入超过1.5万元,有效的带动了贫困户及村民的脱贫致富,真正使回龙村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回龙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万军说。

为进一步发挥柑橘产业园资源优势,谢村镇团长单位洋县审计局、回龙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正在积极筹划,力争将该村柑橘产业园打造成集生态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教育、果蔬冷藏等多层次、一体化产业,树立回龙村继“无筋架豆”、“金丝栗瓜”之后又一个特色产业。

来源:洋县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