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小学生的历史读物。全部来自专业正史,绝不戏说。每周二四六,来听经典作品《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吧。

  

  ↑↑↑点击播放声音

  往期故事,请见文末

  现在,唐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帝国了。如果这个大帝国只是会打仗,令人听到它的赫赫威名,就感到害怕,那么它一定得不到别人的好感。不过唐朝不是那样的霸主,它虽然也很威风,但别人却忍不住想对它友善和亲近。

  唐朝人在长安建了一座大城,作为自己的国都,这座城不但令唐人感到骄傲,就连外国人也都引以为荣。他们来到这地方以后,多半都不想再回去了。

  这座长安城,和八百多年前汉朝建筑的长安城,并不是同一座城。汉朝建的长安城,早在战乱中毁掉了。唐朝的长安城,则是在原先长安城的附近所建的。它的城垣高大厚实,宛如铜墙铁壁,城内则像个大棋盘,分割成许多方格,每一格是一个区域,相当整齐划一。我们知道,唐朝人喜欢浪漫的诗文,文人雅士能随意挥洒出俊秀的书法和绘画,可是他们的建筑,却是一板一眼,毫不含糊。似乎一切都经过周密的计划,这就好比你上课的课表,原先都已安排妥当,不会发生差错一般。

  都城的北面,是皇帝和官吏的住宅、朝廷的办公室、仓库和军队的营区,普通百姓是不准住的。

  一般百姓住在“坊”里,“坊”也是一块块的小区域,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邻”或“里”。因此,中国人到现在,还习惯把自己附近的人家,称作“街坊邻居”。每“坊”都有一个名字,方便人们记住它和称呼它。

  长安城分成一百零八个坊,每个坊都用土墙围绕起来,四面各开一个门,供居民出入。清晨时打开坊门,天黑时关闭坊门,并设有专人定时敲鼓,通知大家开、关坊门。关坊门之后,就不能随意出入了。

  为了保持坊内街道整齐,他们规定房屋有一定的高度,严禁屋檐和墙壁占用道路,不准街巷内随便挖坑洞。为了维护清洁卫生,坊内的每一条沟渠,都淌着清澈的水流,这样便不会产生蚊虫和瘟疫。他们的表现,与现在我们住的都市相比,真是毫不逊色,甚至有许多地方,还令我们感到自叹不如呢!

  至于商店,则全部集中在城的东、西两个大市场内,面积大得惊人,可以容纳数千家店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城里还设有“鸡坊”,百姓和贵族都喜欢玩斗鸡的游戏,有人把它当作赌博,有人靠此为生,有人为了斗鸡,因而倾家荡产。除了斗鸡,人们还喜欢斗花,每到季节,大家拿出自己种养的花,和别人的花比美。百花争奇斗艳,观赏的人潮不断,诗人常以此为题,写出花一般的诗篇。每逢元宵节,人们流行看花灯,五花八门的灯笼,点缀着繁华的街市。那几天,连城门和坊门也不关,好让大家尽情欢乐。

  长安城之所以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都市,当然和它的交通有关,在大帝国的境内,铺设了成千上万里的马路,人们几乎从任何地方,都可以一路走到长安。并且每隔一定距离,就盖一所“驿站”,准备了食宿和马匹、车辆,长途跋涉的人,可以在此换车、换马或休息。

  当时世界上,除了唐帝国以外,还有两个大帝国,一个是欧洲的东罗马帝国,他们信仰基督教;另一个大帝国,是亚洲西部阿拉伯人建立的大食帝国,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在这两大帝国里,人们不准许别的宗教存在,他们讨厌信仰不同的人,对待异教徒经常是水火不容。然而大唐帝国却不一样,除了原先你已经知道的道教、佛教之外,还有伊斯兰教、祆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各种的宗教信仰,在这里都能自由宣讲。所以在长安城内,人们如果看见佛寺、清真寺、道观以及各式教堂并列在一起时,一点都不必感到讶异。

  在街上,人们可以看见矮小的日本人,粗犷的突厥大汉,高鼻子、蓝眼珠的大食人和波斯人,头发卷曲的西藏吐蕃人,皮肤黝黑的非洲人,西南方来的南诏人等,奇装异服,嘴里咕噜咕噜,说着不同的语言。于是许多汉人,也学着穿起外国人的服装,跳起胡人的舞,啜饮着波斯人酿的美酒。有时还吃一种外地传来的饼,饼上粘着芝麻,你大概猜得出那是什么饼,那正是今天我们仍然喜欢吃的烧饼。由于吃了一千多年,烧饼反而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食物了。

  在所有的外地人里面,日本人和朝鲜人是最热心学习的,他们仿佛觉得,唐朝的一切,都是他们未曾见过、听过,或是比他们进步很多的。因此就派出许多使者和学生,来到唐帝国学习。

  当时朝鲜半岛上,由一个叫做新罗的王朝统治着,新罗的国王想把他的国家变得跟唐朝一模一样,就连王国里的官员名称、组织也得一样。他甚至亲自跑到中国访问,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像、不够好。后来,他们连寺院屋瓦的花样,也都按照唐朝的式样做成。直到今天,如果你到韩国去,还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呢!最后,新罗王在他死后的墓碑上,也刻着和唐朝人墓碑上一模一样的花纹。

  日本和唐帝国隔着大海,可是他们对唐朝倾慕极了,因此大批的留学生、使者乘坐船只,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来到大唐帝国。他们是收获最大的好学生,所以后来日本的房屋、寺庙、武器、武术、文具、乐器、绘画、书法、养蚕、纺织、造纸、医药等等,没有一样不是照着唐朝人去做。你见过今天日本人穿的传统服装和服吗?那就是根据唐装制成的。甚至连“日本”这个国号,都还是女皇帝武则天赐给他们的称呼,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呢!

  日本人本来没有什么正式文字,他们觉得,中国的汉字太方便、优美了,所以便以汉字为基础,改造成自己的日本文字。长久以来。日本人都会以一个人的汉字写得好不好,来评定他是否有学问呢!所以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如果你看到日本书里,居然还有许多中国字时,千万不必惊讶,因为你已经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如果你到日本旅游时,也不妨多看一看他们古老、传统的寺庙或建筑,对于那些唐朝的遗风,或许日本保存得比中国还要完整很多呢!

  一个总是美慕别人,老是有样学样的小孩,比方说哥哥掷飞盘,他就跟着掷飞盘,姐姐滑轮滑,他就跟着滑轮滑,这种人或许会被讥笑是“跟屁虫”,不过有一天,你会发现,世界上许多好事情,都是这样学来的。

  注:本文内容来自台湾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音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