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0月23日,美国SEC披露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下称“湖南永雄”)递交的招股书文件。从其披露的文件来看,在国家重点整治催收行业的同时,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逆势准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每日财报》注意到,这家催收公司的前身是湖南长沙的一家主营欠款催收法律服务的湖南裕邦律师事务所,2014年成功转型为催收服务提供商,提供全国性的消费者债务追收服务,合作客户主要为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

  由于催收总和暴力催收等字眼连接在一起,这样的公司也总是被有色眼镜轻视。尤其是在严厉打击暴力催收的背景下,湖南永雄的高调亮相成为众矢之的。

  那么,湖南永雄到底是为什么要出头?低调赚钱不行吗?

  可能真不行。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这或许是公司的自救之举。《每日财报》为此联系公司,但其工作人员称不回应任何关于上市的信息。

  1

  催收有风险,部分地区业务暂停

  根据《每日财报》的分析,湖南永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信用卡催收业务。2019上半年,信用卡催收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为72.3%,此前在2016及2017年,信用卡催收业务更是占其总营收96%。

  其他催收业务收入占比自2018年以来也是持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占比已超过27%。

  可见该公司以催收业务为主力,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例如,由于湖南永雄员工的不当行为,其主要客户之一于2018年6月暂停了其在安徽省的催收服务。2018年11月,湖南永雄旗下多名员工因涉及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被检察机关调查,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每日财报》还注意到,湖南永雄和微粒贷、拍拍贷、即有分期、民生银行等网贷平台及银行都有业务上的合作,而在聚投诉页面,有关湖南永雄暴力催收及侮辱催收的投诉也不在少数,和诸多涉嫌暴力催收被举报的催收公司一样,湖南永雄也被指存在威胁恐吓,辱骂,欲进行人身攻击,及冒充公检法等情况。

  湖南永雄在招股书中坦言,被催收人对催收行业的投诉可能引起公众及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可能引发政府调查或声誉受损。自成立以来,湖南永雄曾因为被催收人投诉3次,导致3家客户停止了与公司在部分地区的业务合作。

  2

  寒冬之下,还能走多远

  据招股书披露财务数据,湖南永雄2019上半年营业收入5.15亿元(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75.8%;净收入3233万元(471万美元),同比下降31.9%;自2016至2018年,湖南永雄净收入分别为9765万元、1.1亿元、1.24亿元。

  可见,公司催收业务严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公司利润大幅度滑坡。

  曾经引以为傲的主营业务成为高危业务,急需寻找新的盈利点,而上市可以让公司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称,央行、银保监会已组成调查组,摸底大数据的使用边界和采集边界,将会涉及外包催收公司管理办法。随着一系列监管信号的释放,催收行业也迎来了至寒时刻。

  在市场各种风险集中爆发,监管趋严整治乱象的时期,有人选择退出,有人选择蛰伏,湖南永雄却成了寒风中勇往直前的那一个,这究竟是勇气还是蛮干,需要且行且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