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吐槽:玩吃鸡致幻,兄妹接连从家中4楼跳下,游戏防沉迷之路任重道远!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一对兄妹从家中四楼楼顶跳下,两人全身均出现多处骨折。其中,9岁的妹妹已经醒来;11岁的哥哥伴有脑出血、脑水肿、右眼视网膜震荡视神经受损等症状,尚处于危险期中。

4月2日,孩子母亲傅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近期经常在玩两款手游,女儿醒来后曾对她说,“哥哥告诉她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摔伤,便拉着她的手从楼上跳下。”傅女士等人认为,孩子跳楼是受游戏误导所致。

吃鸡类游戏是目前非常火爆的枪战类手游,这类游戏追求实景布置,道具和特效都力求真实,为了呈现游戏的真实感,一系列的细节都被处理,比如喝药时不能走动,开门打断换弹与无法射击,超速跳车会承受伤害等等。可以说为了提升玩家体验,游戏设计方做了很多,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过于真实的场景,比如中弹时的惊吓感、拼抢时的刺激感,都很容易让成年人沦陷其中,更何况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

小孩子沉迷游戏酿成惨祸的事情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所以这类游戏也都设置了防沉迷机制。目前市面上多款游戏均需实名注册。进入游戏界面,开发商会提示,若用户实名注册信息未满18岁,该账号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

在另一款游戏的登录页面,用户需要勾选同意相关协议。该协议显示,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开发商可能会根据用户的实名注册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年满18周岁、用户提交的实名身份信息是否规范或实名验证是否通过等决定是否对游戏账号予以防沉迷限制。

但是,傅女士告诉记者,她与丈夫平常都没有玩游戏的习惯。航航在注册游戏账号时使用了父亲的QQ号,并私自背下了父亲的身份证号进行实名验证。

疫情期间,孩子使用手机的概率大大提升,如果家长不加以监管,很容易就酿成惨祸,近几年来时常爆出小孩模仿虚拟场景而造成危险的案例。

2018年8月,南通一13岁男孩深夜玩“吃鸡”坠楼身亡。

2017年4月,江苏昆山,一名7岁的小男孩,独自在家,竟然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打着一把伞从10楼的高度直接往下跳摔成重伤。

2016年3月, 10岁的姐姐翻出了一把电锯,学着光头强的样子就在妹妹脸上锯了过去等等各种令人痛心疾首的新闻。

对此众多专家呼吁优化防沉迷系统,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游戏平台。未成年人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此外,平台中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和父母的身份信息绑定,解决游戏实名认证和时间控制问题,另外也能方便父母对孩子进行及时监督。

如今,市面上不少游戏都被“小学生”占领,面对这样的现状,除了调侃以外,更应该重视起这背后的影响。游戏开发商们更应该肩负起监管、优化的责任,做好游戏分级和防沉迷措施,协助政府、家长对青少年进行督察,游戏的防沉迷之路还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