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AR装卫星:增强现实技术首次辅助北斗卫星研制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赵竹青)7月29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就在发射前夕的总装测试期间,这两颗卫星旁边多了个“奇怪”的人:他头戴一个神秘装备,不时喃喃自语,“拍照,录像,停止”,活像一个“未来战士”。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这是该院最新研制的数字化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在北斗三号卫星中的首次成功应用,实现了智能穿戴装备、AR(增强现实)技术与各航天器型号平台检验过程完美结合。

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环部项目团队自2017年起,开发了基于各型号平台的数字化总装检验系统。智能系统在解放作业人员双手的同时,还形成了检验作业培训、作业引导、结构化数据采集、多媒体记录、检验数据包自动生成等功能,不仅提高了检验作业的规范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原来一项舱段导线焊连的检验工作,需要2人协同对焊连状态进行逐一确认拍照,弯着腰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而智能检验装备的应用,能使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同时也确保了航天器研制过程的检验检测数据包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此次“首秀”可谓惊艳。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实现了在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场工作中的应用,完成了卫星进场、卸车开箱、总装电测等卫星发射厂各阶段检验人员作业辅助引导工作,形成了基于工序的多媒体数据包生成及管理功能的导航卫星发射场数据包

航天五院总环部科研人员介绍,人工智能在未来卫星总装测试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光明。项目组后续还将根据航天器总装工作特点,开展总装过程预警等各项功能的开发,助力导航卫星等各型号研制。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UC头条)

RealMax-中国AR助力航天新时代

数字化总装检验系统的首秀,为我们展现了AR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在航天特别是卫星上天等尖端技术的无限可能。9个月发射10颗卫星离不开人工智能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加持, 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实现了在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场工作中的应用,解放了作业人员的双手;结构化数据采集、多媒体记录、检验数据包自动生成,使卫星发射数据可视化,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和利用。

由专业从事AR增强现实开发及智能硬件制造的RealMax集团旗下的工业可穿戴平板电脑——RealWear HMT-1是目前全球先进的智能运维辅助设备。全语音控制,解放双手,专为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设计,用于远程指导现场服务、设备检查、维护和复杂的制造组装等工作辅助。RealMax拥有10年的图形图像软件研发积累,13年的硬件研发经验,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大部分来自于世界级的AR企业;建立了5个全球实验室,完成了硬件量产、软件算法、应用开发和内容制作的AR技术储备,有信心面对来AR技术运用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各项挑战。

航空航天工业是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和附加产值很高的工业领域,有着技术指标高,研制周期较长,零、部件种类繁多,系统庞杂等特点。将AR技术运用到航空航天显然需要比相对于一般领域更高的技术要求。其中,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共30颗卫星,数量巨大且种类各异,时间紧任务重,相较于以往的卫星发射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的柔性化生产方式,相信可以满足北斗三号卫星差异化高频次的发射需求。同时,RealMax坚信随着AR增强现实技术在卫星上天等航天技术的深入应用,柔性化、定制化的AR航天技术将成为未来航空航天主流。

中国AR助力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相信未来的航天事业一定可以见到RealWear HMT-1的身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