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立“企业服务专区”后,实现了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税务部门职能整合,企业信息数据一次采集,多部门相互共享,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实行在线并行办理,把印章刻制和企业登记两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最多3个工作日,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和公章时,还可以直接办理涉税业务,实现了“只进一门、一窗受理”,申请人尽享业务办理集成服务。面对系统对接、部门沟通、政策支持等诸多难题,该市行政审批局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专区工作推进小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争取部门支持,带着方案向上求索。

“一步一履”创建企业服务专区

“一门一窗”普惠市场主体发展

武安市行政审批局开设全省首个县级“企业服务专区”

2019年10月26日下午,武安市耀通运输有限公司代表潘先生同时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公司公章,潘先生激动地说,“来一趟审批大厅,就花了一天半时间就把营业执照和刻章都办好了,还能一块咨询和办理税务的相关手续,真没想现在办业务这么方便!”潘先生夸赞的正是武安市行政审批局倾力打造的“企业服务专区”。

武安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市行政审批局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目标,把“企业服务专区”推进工作提速提效,引入“快车道”。组建运行的企业服务专区,通过整合营业执照登记、公章刻制、税务业务办理咨询等业务办理环节,企业开办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多3个工作日,实现了“一门办理、一窗受理,一站服务”。这项举措是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今年7月25日在省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检查时,作出的“要着力优化咨询、受理、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压减审批环节,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重要讲话要求的有力落实和生动实践。

取经“首都经验”,多方谋划,强势推动

武安市行政审批局先后通过微信工作指导、扫码领表单、帮办代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业务办理环节让企业更省心、安心、放心。为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18年7月,该局自觉对标北京审批服务模式,大胆提出成立自己的“企业服务专区”,决心在武安这个县级市结合市情学习创建“企业服务专区”。面对系统对接、部门沟通、政策支持等诸多难题,该市行政审批局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专区工作推进小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争取部门支持,带着方案向上求索;主管推进同志为确保可行可试,带着骨干向外取经;具体业务工作人员为适应岗位需要,带着激情,日夜筹备,全局上下全力筹备“企业服务专区”的组建和运行,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服务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推倒“数据烟囱”,乘势而为,协同作战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前提是要新建一个能够实现工商注册、公安、税务三方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但作为县级市,推动工作步履维艰。2019年6月,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持续优化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规定“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开办专区,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登记、税务、社保事项集中进驻,并合理配置印章刻制等服务”。借此,该市审批局借势发力,与公安、税务等部门多次沟通,研究探讨可行性方案,最终确定把建立公章刻制系统作为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突破口,主动联系刻制公章公司,在征得上级公安部门同意后,安装专门客户端,最终打通了审批部门与公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审批“删繁就简”,只进一门,一窗受理

该市在成立企业服务专区前,申请人办理企业开办业务,对口多个部门,需要重复采集信息、填报资料,办理流程耗时、费力、劳神。成立“企业服务专区”后,实现了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税务部门职能整合,企业信息数据一次采集,多部门相互共享,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实行在线并行办理,把印章刻制和企业登记两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最多3个工作日,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和公章时,还可以直接办理涉税业务,实现了“只进一门、一窗受理”,申请人尽享业务办理集成服务。

武安市行政审批局成为河北省首个专门为企业开办设立服务专区的县级行政审批部门。自运行以来,累计为为180余家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下一步,该市行政审批局将在原有功能基础上,着力打造开通“互联网+”的服务功能,实现工商、公安与税务部门网络系统涉企业务联网,届时武安辖区的市场主体将会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政务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