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總覺得自己忙,沒時間,但看看自己手機屏幕的使用時間,就會明白,也許把被電子屏幕奪走的注意力找回來,你才能感受到生活真正的色彩。對於一些人來說,放下手機是件難事,比如發了“朋友圈”後,很關心別人是否會給自己點贊評論,於是頻繁翻看手機。

除了喫飯、休息、工作/學習之外,你花在什麼上面的時間最多?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手機。

一部智能手機,似乎可以讓你忙到日理萬機,卻又難以察覺,它正在用娛樂、社交、購物等填滿你的個人時間。

與此同時,你的情緒也被手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你變得越來越不開心了。

“好奇心日報”曾做過一組“情緒投票”,列舉當代人在社交媒體中最容易出現的情緒:

這些情緒選項本質上就是手機給你帶來的影響。《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紐約大學教授的TED演講,分析手機是如何讓你不開心的,並教你幾招縮短跟手機的相處時間。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理療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 耿引循

看手機太久,可能讓你不開心

對一些人來說,被智能手機“綁架”是一件心甘情願的事,和它相處的一天中,你不必面對現實的壓力,它就像個“舒適區”。

在手機提供的複雜信息環境中,你的情緒也會經歷各種起伏:開心、憤怒、無聊、疲憊、購物慾、攀比欲、表達欲……大腦承受過載信息,很容易讓情緒不穩定,引發焦慮。

紐約大學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Adam Alter)曾在TED演講中,展示其做過的一項手機應用程序調查。

諸如運動、閱讀、天氣、教育及健康等手機應用軟件會讓人們感到快樂,人們平均一天花費在這些軟件的時長是9分鐘;而超過50%的人表示,使用約會、社交、遊戲、娛樂等軟件後則不會有快樂感產生,但這些軟件平均一天會佔用人們27分鐘的時間。

阿爾特教授說:“花費3倍時間在不會讓人們感到快樂的手機應用軟件上,這並非明智選擇。花費最多時間使用的應用軟件,反而不會讓我們感到開心。”

爲何人們願意花更多時間在這些讓我們不快樂的手機軟件上呢?他解釋道:“因爲這些應用軟件奪走了我們的終止時間提示。”

當你看到報紙最後,你會把報紙折起來,放到一邊,雜誌、書籍也如此,你看完一個章節後,它會提示性的問你是否繼續;看電視節目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要等一段時間或一天、一週後纔會有下一期、下一集。

手機社交軟件則會讓你樂此不疲地沉浸在其中。時間長了,便會導致過度空虛、勞累、不開心。

你爲什麼忍不住頻繁刷手機?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我國網民的人均每週上網時長爲27.9小時,較2018年底增加0.3小時。

也就是說,人們平均每天刷手機、看電腦的時間近4小時。假設每天我們可利用時間爲12小時,除去8小時工作,那餘下的時間我們全部花在了刷手機、看電腦上。

微博上也曾對“下班後微信羣禁工作消息”等建議進行過探討,投票結果顯示57%的人支持這條建議在全國推廣。

大部分網友認爲,微信羣、手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工作的溝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在無形中將勞動者放在了24小時工作的狀態裏。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最開始人們頻繁看手機是爲了提升安全感,怕錯過重要信息、電話,想用最快速度完成某件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導致處理許多事時都會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翻看。

然而現在,人們對於手機的使用遠遠超過了“傳遞信息”這麼簡單:用手機談戀愛並用手機結束戀情;在手機社交軟件上關注朋友的一舉一動,卻可能幾年都不見面聯繫;技能變成了在手機上的搶單速度,卻忽略了陪家人逛超市的陪伴;看着別人曬在朋友圈的“小幸福”,和自我對比既羨慕又難過。

頻繁刷手機除了干擾情緒,這些身體傷害也是它附贈的:

1

視力下降

長時間盯着屏幕容易造成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2

傷脊椎

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對脊柱傷害大,易引起腰部肌肉痙攣、頸椎和腰椎生理曲度改變等。

3

腸胃消化變差

喫飯時很多人手機不離手,注意力不在食物上,無意中會攝入更多能量。長此以往,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會逐漸變差,還有長胖風險。

4

引起痔瘡便祕

如廁時手機不離手,會干擾大腦指揮排便,導致排便困難,長期如此還易引起痔瘡便祕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久蹲後,容易出現血壓急劇升高,甚至導致卒中。

5

嚴重影響睡眠

睡前玩手機會引起生理或心理的興奮,關燈後手機的光線會抑制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導致入睡困難或是睡眠質量差。

7個改變,幫你放下手機

對於一些人來說,放下手機是件難事,比如發了“朋友圈”後,很關心別人是否會給自己點贊評論,於是頻繁翻看手機;無聊時寧願刷微博也不願意出去走走。對此,美國“今日心理學”網站刊文,給出7點指導建議。

客觀評估手機是否產生負面影響

和其他上癮行爲一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並不會察覺到自己已經上癮,尋求他人的觀察和幫助就很重要。

可以詢問一些信得過的人,自己是不是過度使用手機了。可以問以下幾個問題:

當我使用手機或瀏覽社交媒體時,對你有什麼影響?

如果我沉迷於手機,是不是改變了我對你的言行方式?

如果過多地刷社交媒體,你覺得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要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客觀準確地評估使用手機的習慣是不是給自己帶來了負面影響。

記錄用手機和放下手機的心情

由於過度使用手機,有時候人們會忘記現實經歷帶來的美好感受。其實,人還是更喜歡真實生活帶來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手機上的虛擬世界。

不妨分別記錄下真實世界經歷以及瀏覽手機屏幕之後的心情和感受。這樣就能更好地比對出優劣,理性地知道真實的生活體驗帶來的充實感和滿足感,從而減少手機使用。

暫停一下,不要拿起手機

正在進行一項工作任務時,如果有衝動想拿起手機玩,不妨馬上剋制住自己,什麼也不做、不動,等待幾分鐘。也許你會感到不適,但這種感覺不會持續很久,等這股“勁”過去就好。或者嘗試做些別的事情來緩解不適感。

寫日記比發“朋友圈”好

如果你熱衷於通過發“朋友圈”“微博”來表達自我,爲了減少手機依賴,你可以培養寫日記的習慣。開始寫日記後,你就不必再關注、考慮別人是否會點贊,從而變得更真實、更“做自己”。

上下班時不要戴耳機

許多人上下班或運動時喜歡戴着耳機,可能覺得這麼做會讓自己沒那麼無聊,但實際上這會降低你體驗環境周遭的能力。

通勤或運動時,不妨專心於周圍事物和運動本身,感受真實的世界,享受當下的生活。

週末,放下電子設備

到了週末,除了努力擺脫手機的束縛,還要儘量放下各種電子設備,如不看電視、不玩電腦、不碰平板,而是儘可能接觸平時忽略的美好事物,如運動、插花、做手工、見朋友等。

限定網絡社交時間

爲了減少手機依賴,不妨計劃好自己一天內使用手機的總時間以及時間段,並讓朋友和家人知曉,爲了信守諾言,你會更可能實現限制手機使用的目標。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有節制、有計劃地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

我們總覺得自己忙,沒時間,但看看自己手機屏幕的使用時間,就會明白,也許把被電子屏幕奪走的注意力找回來,你才能感受到生活真正的色彩。▲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科普

(上下滑動查看)

生命時報公衆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爲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