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彪新闻讯 (实习生 陈科 记者 赵政府) 6日,哈市华山路一“土匪”主题餐厅已被哈市城管和市场管理部门责令将牌匾上的“土匪”二字拆掉。网友在给有关部门行动迅速点赞的同时认为“土匪”主题低俗;专家指出,“土匪”主题与现阶段的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给食客提供扮土匪道具,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社会公德。

  与现阶段

  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

  从事东北地方史研究的省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刘全顺表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东北曾出现近千股土匪。土匪,民间俗称“胡子”、“土匪”、“强盗”、“草寇”、“响马”等,是以抢劫为生的民间武装集团,一般通称“绺帮”,而土匪头子称为“瓢把子”或者“大瓢把”。

  “土匪的存在,虽然是东北历史的客观存在,但不是正能量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不值得传承,更不宜作为商业噱头。”刘全顺表示,在人们的概念中,土匪乃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以抢劫、勒索为生,是法律和秩序的破坏者,他们行为放荡不羁,为所欲为,不愿受任何约束。土匪的共有特征是“暴力抢劫别人财物”,这也是判断是不是土匪的依据。因此,从土匪的出现到被消灭,他们都是被打击的对象,所以影视剧中的“土匪窝子”通常都藏在深山老林中,是见不得人的。

  “研究发现,虽然当时个别土匪‘杀富济贫’干了正义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土匪都是违法社会规则,被百姓惧怕的。”刘全顺说,当年的土匪和现在的黑社会一样,都是重点打击对象,因此不适合把土匪作为卖点。

  给顾客提供

  “土匪”道具拍照不妥

  在这个饭店,不仅装修似影视剧中土匪窝子,而且还陈设影视剧中土匪道具。食客可以坐着虎皮椅、穿上土匪衣服,扮作影视剧中的“大瓢把”,一身“匪气”。对此,刘全顺表示,顾客无论拍照也好,还是作秀也好,应该大多只是出于好奇、恶搞,并非是为土匪张目。但是,饭店毕竟是公共场合,不是影视拍摄场地,给顾客提供“土匪”道具,而且拍照后还在朋友圈中流传,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社会公德,是不妥当的。

  商家应在菜品上多下功夫

  黑龙江大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商家用“土匪”作为噱头,是利用消费者猎奇的心理,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取。“土匪”是历史上出现的一种丑恶的现象,用“土匪”当作餐厅主题是不提倡的。更重要的是噱头的作用有限,因此曲文勇建议商家多在经营上、菜品上、服务上下功夫,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部分网友认为土匪主题低俗

  “@玉新”表示,这样的饭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悖,这样的饭店匪气太重,不要钱我都不会去吃的。

  “@张莉-顺”的网友表示,坚决不会去更不会领孩子去这样的餐厅。

  “@秋枫叶”表示,到餐厅就餐,来的都是顾客,你整黑话连篇不好吧,不但不上档次,反而起到了负能量了。所以,经营理念很重要。

  “@牧童知声”留言称:“低俗,拿不上台面。”

  “@茶”表示,内部装修及经营风格是商家的营商特色,可是店名和门脸装修是要有审批程序的,是怎么通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