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连破气象记录,同时也让沈阳人民真心受不了。近日,沈阳各大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也明显增多。

中国医大一院急诊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崇巍教授,听听专家教您如何应对高温中暑。

崇医生介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死亡率最高,目前仍在50%以上。

而患病的人群中,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等,都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中暑的气象阈值是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另外,对于各类中暑以及紧急处理方式,崇医生也给出了一份详细又实用的指导。

1.先兆中暑

症状: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处理: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

症状: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 38°C 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处理: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1)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肌肉中的含盐量低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关注热痉挛问题并及时咨询医生。

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2)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热衰竭起病迅速,其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平卧片刻后立即清醒;患者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浅快、体温稍高或正常。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

救治原则:迅速降温(饮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休息、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3)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

劳力型热射病则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 40°C,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

救治原则:一旦疑诊热射病,应迅速给予降温,如浴缸的凉水浸泡,凉水淋浴,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凉水擦拭,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包裹后风扇猛吹;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液体,如果发生呕吐,将患者的面部偏向一侧,防治误吸;监测体温,争取将体温降到38°C以下,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就诊。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中暑的预防措施

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ml-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高温天气时,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必须得到补充以满足人体正常的需求。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如果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在喝运动饮料或服用盐片之前,应当咨询医生。

3.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仔细计划行程:

如果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锻炼,请不要马上就进行激烈的运动。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当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重且胸闷憋气,尤其,已经感到头晕、意识模糊、虚弱,甚至晕倒的时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休息!

5.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哪怕只是待上一小段时间,也可以很好的帮助降温。

使用电扇可以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至32°C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则效果甚微。可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或待在空调房里是最好的降温措施。

6.结伴行动,互相关心:

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高温中暑可以导致人神智不清,甚至丧失意识。热浪来袭时,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