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是985大学,而且属于规模小,未合并,优势专业比较精的985。客观的讲,除去清北,工科的其他985谁也不敢说秒杀谁,专业都是各有千秋互有优劣。北理兵器学科从来都不是高分专业,但也是根本不愁就业的专业,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的所解决本地户口一点问题都没有,一个北京户口值多少钱每个人心里都有秤。

另外国企特别是涉及科研的国企薪酬低这个现象这几年也是很突出,像前段时间航天西安那个所工程师离职的大新闻,但这不是北理一个学校需要面对的问题。十大军工集团京内高校就业最多的是北航,其次北理;军工集团全国加起来就业人数第一名是西工大,其次哈工北航,最后北理,北理的出国率在全国高校9-10名,从2014年到2017年这个格局就没变过。北理的就业结构在工信部高校里是算是最平衡的,除了军工,每年去500强、央国企、银行、bat的都不是少数。

如果你想学通信,请选择北理工。如果你想学电子工程,请选择北理工。如果你想学车辆,请选择北理工。如果你想学武器,请选择北理工。等等,同样查一查北理工的重点学科。军工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企业也是有好有坏的,总的来说,每年重点高校在军工企业就业的人数还是很多,除了工资、氛围和户口,其他隐性的因素也很多,毕竟市场经济时代,学生和家长都不是傻子。所以拿地方兵工厂和生产基层单位的极端例子来攻击一个学校或者一个行业都是不客观的。北理工的出国呢,北理工出国率22%,全国第8。

军工可以说是北理工的基本盘,否则哪来那么多科研经费。军工带给北理工的是国家地位和真金白银。军工单位有待遇非常好的,也有待遇比较一般的,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个人感觉,从上世纪末开始,北理工一直在学科建设中弥补自己民用方向的短板。现在看来,这个转变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做到了军工不丢,民用赶上,新工科蓬勃发展。车辆不仅有坦克,还有新能源车;电子不仅有雷达,还有信光电通融合。

北理工的发展,个人以为一直在走可控、内敛、拓展的路子。不盲目跟风,不贪大求全,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逐步由优势学科向相关学科延伸。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正确的,保住了专业质量,保住了录取分数,也保住了自己特色。

工资就业问题,就是专业认可度,要选择国家特色重点学科的学校,双非占60%以上,许多规模地域因素才评价的211/985可能就某专业还不如他们,就业即使你是985/211也没用,最后,工资问题,因为分数线人们的拥挤,导致好地域的学校受追捧,600分的平均工资肯定比不过580的,这仅仅是平均,而不是你所谓专业的强度,未来的工资水平,但你最后是一行专业,还得看你的专业强度,切勿一味追求211/985学校调剂。

相关文章